亲贝网

中国对恒天然禁令未解禁

产品

2013年09月04日

12

中国对恒天然禁令未解禁

“整个事业部第三季度的销售将出现负增长。”日前,达能旗下婴幼儿营养品业务高层专程从法国飞抵中国,携多美滋负责人亮相媒体见面会,这也是恒天然事件发生后的首次。

据介绍,尽管肉毒杆菌风波为“虚惊一场”,多美滋和达能所有产品也已确认安全,但是其销售已受到极大影响,达能集团正考虑追索和赔偿的可能方案。此外,该公司也正在观望中国对新西兰涉事原料的进口禁令能否取消。

至今未获涉事方检测文件

达能婴幼儿全球总裁FelixMartin日前表示,恒天然事件对集团影响极大,受召回影响的市场有8个,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在中国内地接到约20万次客服咨询。事件将导致达能和所有婴幼儿营养产品在亚太地区第三季销售量下滑。

FelixMartin说,目前还未决定是否对恒天然采取法律手段。他估计,要评估事件的损失可能要花费几周到几个月。

“我们还没有决定我们的索赔方案。”FelixMartin表示,至今为止达能仍未收到涉事方的检测文件,正是恒天然部分乳清粉或含肉毒杆菌的检测结果导致了这场召回。

“这种情况如果再次发生,我们也会把产品从市场上召回。”FelixMartin说,恒天然还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供应商,唯一的遗憾是它应该更早地通知达能,“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工作,用我们的检测方法来验证。”

合作面临进口禁令障碍

FelixMartin还表示,至今达能仍和恒天然保持业务关系,但是双方的合作目前面临着来自中国禁止进口的障碍。

多美滋中国区总经理卢敏放表示,正积极要求恒天然同国家质监总局就原料进口的限制问题进行磋商,但公司还在等待恒天然的回复。据悉,自上月初以来,中国禁止进口恒天然生产的乳清粉、基粉,以及以恒天然乳清粉蛋白为原料的澳大利亚生产的乳清粉、基粉。这些原料被国内奶粉商进口用以生产成品,但该禁令目前仍未解除。

为保证原物料供应,多美滋已调整了供应体系。FelixMartin说,达能已在其他地区购买乳清粉到澳大利亚生产基粉。

卢敏放说,这次受牵连需召回的多美滋奶粉约448吨,其中有300多吨已经召回到公司所在地上海。尽管是虚惊一场,但是这些产品将不会再流入市场。

应理性对待预防性召回

根据多美滋大中华区总经理卢敏放的表述,同样是达能对旗下产品进行预防性召回,在中国市场和新西兰市场,消费者却有不同的反映。“在新西兰接受态度非常高,大家态度是积极的。新西兰业务的损失只是召回的损失,而不是消费者信任的问题。而在中国,现在接受度非常低,消费者认为预防性召回就是不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在中国预防性召回还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导致一有“召回”就会引发大范围恐慌的局面。

据了解,在我国相关规定中,其实并无“预防性的主动召回”一说,而只有“主动召回”,指确认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存在缺陷的产品,依法向社会公布有关产品缺陷等信息。

实际上,预防性召回对于不少企业来讲是危险的,在“预防性召回”的产品并未得到确切的检测结果前的“空窗期”,企业甚至会面临市场份额被迅速瓜分。尤其是对于出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品牌而言,作出这样的决定是艰难的。“这种召回是生产商针对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无偿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消除潜在风险的制度。”朱毅表示,而“可能存在缺陷”不代表一定危及健康,社应形成鼓励企业发出风险预警和进行预防性召回的氛围。而消费者不够理性的“完全拒绝”,会让一些公司产生畏惧心理,以后出现质量问题时“能瞒则瞒”,从而造成更大的负面后果。

FelixMartin表示,“我们始终对我们的产品安全充满信心,我希望现在我们的消费者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份信心,相信多美滋是安全的,多美滋在关乎到宝宝健康安全的问题上决不让步。这次事件不仅证明了多美滋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表明我们的安全控制措施是一流的。”

综合多家媒体

事件回顾

8月3日 恒天然通报,旗下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或遭肉毒杆菌污染。当日,国家质检总局表示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

8月4日 娃哈哈、多美滋、可口可乐、可瑞康等4企业表示进口了恒天然涉事产品并宣布主动召回。

8月6日 雅培发布声明决定主动召回2个批次产品并销毁。

8月27日 上海市质监局指多美滋召回的14个批次奶粉不含肉毒杆菌。

8月28日 新西兰宣布,恒天然产品中的微生物并非肉毒杆菌。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