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昨日上演“神转折”。
昨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恒天然乳清蛋白粉里所含的细菌并不是可能致毒的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又称生孢梭菌),不会产生致命的肉毒素,但可能导致食物腐坏。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昨日称,新西兰和美国多达195次的追加检测结果表明,恒天然产品中检出的微生物是生孢梭菌。
生孢梭菌不会像肉毒杆菌那样产生出致命的肉毒素,迄今也未曾报告过与生孢梭菌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换言之,生孢梭菌的性质不像肉毒杆菌那么严重,只是如果含量过高,生孢梭菌也有可能导致食物腐坏。
那么,检测机构怎么会出现这么离谱的“乌龙”?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微生物学专家苏西·怀尔斯介绍说,生孢梭菌实际上是不产生毒素的肉毒杆菌分离菌,“也就是说,这两种菌(肉毒杆菌和生孢梭菌)几乎是一样的,唯一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负责编码生成肉毒素的基因。”
此前,肉毒杆菌一词曾引起消费者对恒天然产品的极大恐慌,它在厌氧环境中会产生肉毒素,不到1微克肉毒素就可以致人死亡。也正因如此,恒天然这起食品安全事件迅速引起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