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厦门市场常见三无玩具质量粗糙 存两套生产标准

产品

2011年05月31日

资料图片

商报记者|向财霞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内企业生产儿童玩具有两套标准,出口的标准很高,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而在国内销售的玩具,使用的是低成本染料和原料。昨日,商报记者走访我市儿童玩具市场以及生产企业后发现,我市流通领域内的儿童玩具大多比较粗糙,且存在两套生产标准。

暗访

询问产地被赶走

昨日,记者走访了我市的超市、卖场和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后发现,有些玩具只是用简单的塑料袋包装,没有标签,也没有厂家、厂址等信息,更没有3C认证、QS标识。尤其是学校周边的儿童玩具,大多比较粗糙。

我市超市卖的玩具大多来自广东,这些玩具有的标明了产地以及成分,但成分标识很简单。比如在家乐福明发店,一种广东汕头产的叫“特技小旋风”的玩具车包装盒上,标明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和电子元件。

而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大多数玩具均为“三无”产品。在江头小学对面的一家小卖部,记者看到一种叫“宝马X6”的模型车,老板称25元一个。记者看到,包装盒上没有任何生产厂家的信息。记者询问老板,这款玩具是哪里产的。没想到老板一听到记者询问,立马赶记者走,“你不放心就去别的地方买”。

 

调查

国内外标准不一

记者从质监部门了解到,我市获得3C认证的玩具生产企业有四五家,而且大多做出口贸易。

昨日,记者在与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交谈时,不少企业负责人透露,我国儿童玩具生产确实存在两种标准。出口国外的标准较高,对化学物质的控制严格,而在国内销售的则标准相对较低。

厦门轻工制品有限公司实验室主管陈金星告诉记者,就童车来说,欧盟除了对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有要求严格外,还有一种叫“Reach指令”的标准,要求不能含有很多有害化学物质。而挪威的PoHS(《消费性产品中禁用特定有害物质》)还规定,不能含有18种物质。

但是,这些标准并不在国内实行。厦门奔田轻工有限公司的曾俊林说,国外规定锡焊不能含铅,但我国对此并没有规定。

因此,要出口到国外,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外标准生产。

 

担忧

官方抽查有漏洞

陈金星说,国外对儿童玩具的检测项目达到上千项,与化学相关的就有几百项。比如出口欧美的一台推车,其中一块布的检测费就要上万元。而在国内,对于玩具中所含的重金属以及有害化学物质,在日常官方抽查检测中并不是很重视。

记者从市消保委处了解到,近来我省对儿童玩具进行了抽查。记者查阅后发现,抽查项目主要针对玩具的正常使用、可测见的合理滥用、机械及物理性能、安全警示标志等涉及儿童玩耍玩具安全及品质指标进行检验。

今年5月26日,我市质监部门也对校园周边的儿童玩具3C认证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主要也是产品是否有安全警示、是否有中文标识、有无厂名厂址、有无3C认证等等。

陈金星也介绍道,由于国内法规不严、检测不严,再加上抽检还不一定检测出问题,即使检测出来,还可以用其他途径来解决。因此,不乏一些一心只想着赚钱的小工厂,宁愿使用低成本的原料来生产儿童玩具。

+1

来源: 作者:hongy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