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降温之后,沈城的小患者越来越多。可当家长选择药品时,“小儿酌减”、“请遵医嘱”、“儿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些药品说明却让家长犯起了糊涂。
适合孩子吃的儿童剂型药品少之又少,孩子服用成人药品的药量又难于把握。10月1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孩子药量比成人的还多
“按照这种药物的说明,我女儿吃的药量比成年人还多!”刚刚为发烧的女儿买完药的李先生疑虑地问。记者看到,这种广州产的阿莫西林说明书上写着:成人一次0.5克,小儿每公斤用药量为20—40毫克,一天用药3次。照此计算,李先生36公斤的女儿,每天最少要服用2.16克药,是成年人的1.44倍,最高药量达到4.32克,接近成人的3倍。“你说这药该怎么给孩子吃?”
闹心的不仅有李先生,豆豆妈向记者反映:“有体重药量还算好的呢,最怕的就是‘儿童酌减’。减多少?怎么减?说明里没下文了,我们当父母的全晕了。”
一小片药要分成七八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用药剂量让家长苦恼外,如何分药也让人头疼。
“我儿子吃的那种药片本来就小,还要让我分成3份。”豆豆妈说:“你看这瓶口服液,每支10毫升,根据药品说明书,3岁孩子应该喝8毫升,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控制。”
一家连锁药房的药师表示,分成3份的还算比较轻松,有的药需要被分成七八份:“药厂不生产更小的规格,我们也无能为力。”
90%以上药物无儿童剂型
“很多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儿科医生在指导用药时也觉得很困难。”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尚世华说,儿科用药十分复杂,医生的经验在用药量上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中成药,很多都没有针对儿童的具体药量。”
“儿童药品缺乏是个大问题。”提及当前儿童药品市场现状,一位业内人士感叹不已。资料显示,我国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数的20%左右,但目前我国3000多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仅约60种(含中成药),国内90%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6000多个药厂中,属于儿童用药的专业厂家寥寥无几。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大部分成年人的药品,儿童是不能服用的。药物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尚世华说。
药厂利润低是主要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儿童剂型药品的缺乏?
专家分析,这是药品研制的特殊性造成的。一种药品要上市,必须经过临床实验,但现在儿童药品研发的临床实验资料极少,因此,儿童剂型药物对儿童有哪些不良影响、如何把握用药量,都无法准确判定。一位药学专家表示,“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儿科医生在用药时要靠经验积累。”
而一名制药业的工作人员却给了记者另一番解释:儿童药品开发周期长,研发难度大,临床缺少儿童受试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变剂量会使生产成本提高,并且儿童用药要调整口味,工艺很复杂,批量却少,利润不如成人药品。”本报记者 尚志文
儿科专家教您分药
如果是片剂,一般情况下,单次剂量只要一片药的1/3甚至更少时,可以先把药品研成粉末,然后用牙签等分。但是,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以拆分,如缓释片或控释片等这些特殊剂型一般情况下不能掰开服用。
如果是液体,家长可以到药房买个带刻度的喂药器,这样可以精准地给孩子喂药。
如果是袋装的颗粒,最好先倒出来均分后再给孩子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