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注:现在山寨产品太多,“尹可新”为什么才用“伊可新”类似的名字,用心路人皆知,只能是加强警惕和防范,多问。
“我买的明明是‘伊可新’却变成了‘尹可新’,这仔细问厂家,才知道不是一类药。前者是国药准字号,是属于药品类,而后者属于保健品。”近日,家住福州金山的江小姐就上当受骗,花了冤枉钱。
江小姐说,小孩出生没多久,医生建议买维生素补充点钙而推荐了“伊可新”牌子。在江小姐家附近的药店,促销员却给了“尹可新”。江小姐回家给小孩吃了一个月,小孩脸上长出了不少痘,怀疑过敏,找医生查询才知,此“尹可新”并非彼“伊可新”。
江小姐说,两种药不仅名字读音上接近,而且外包装也差不多,在药品包装上那“尹可新”字体旁画着气球,气球的形状几乎和单人旁相似,因而误以为是“伊可新”。
记者了解到,类似江女士的经历的市民并不少。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面上不少药品常傍品牌,例如:“999皮炎平”和“666皮炎平”、“帮迪创可贴”、“棒极创可贴”等种类繁多、难辨真假。只要是畅销药品,就有非药品仿冒,或读音相似、或包装相似等,这些仿冒药品的产品,实则并非药品,而是一些“健字”号或“消字”号产品,不具有药品功效,普通百姓很难辨其真假。
在此,工作人员也提醒市民买药要注意识别,首先要看批准文号,“食”字号产品,仅表明是食品,“消”字号产品则表明是消毒卫生用品,“健”字号产品则表明是保健用品。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只有具备这个“国药准字”文号的产品才是药品,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其次要看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