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穷养儿子,富养女!”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
办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早教也是要讲究时机的,那么宝宝的早教关键期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宝宝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主要有:亲子依恋敏感期、感观敏感期、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等。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那么孩子如何早教呢?家庭教育在早教中占有什么地位呢?
如今,在沪上有不少贵族化的早教机构,大都设在高档商务楼或大型商厦里,且都像健身房、美容院一样实行会员制,一次性购买课程越多价钱越便宜。即便这样,一堂45-50分钟的课也要150-200元。
3个月的宝宝学“自我认知”、6个月的宝宝学“古典音乐”、1岁的宝宝学“双语交流”……近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里的年轻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先把孩子送到各种价格不菲的早教中心上课挖“潜能”。
教育宝宝时,如果我们能巧妙地犯一些小错误,利用这些小错误将宝宝的早教内容带进去,既可以让宝宝开开心心的享受每一天,又可以让我们在这些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早教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早教就是万能的,就一定能让宝宝多么多么聪明,同样的,也并不是说越贵的早教越好,其实,早教应该选择最合适宝宝的才是最佳的。下面的几个早教误区,家长们不妨看看,你们是不是犯错了?
2010年,我国早教行业容量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30%。在“单独二孩”政策红利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开始在全国的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在众多选择面前,有些家长不免困惑了:不同早教机构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早教到底该教什么?不同流派的早教机构又该如何选呢?在日前举行的金宝贝2014中国早教论坛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长杨彩霞、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朱为模、金宝贝早教中国区总经理陈炜、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等业内专家。
幼儿园男老师稀缺,女老师给孩子们上体育课时,运动量总是不太够,怎么办?11月1日,中国男幼儿教师联盟的男老师们,首次在郑州举行公益交流会,引来全省近千名女幼师前来“补课”。
近年来,不少早教机构打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俘虏了年轻父母的心,“早教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记者通过对早教市场调查后发现,早教逐渐做大成了一块儿“切糕”,收费赶超高校学费。
“瘦成一道闪电”是很多爱美MM的追求,小S的一句“要么瘦,要么死”更被广大爱美的MM奉为至理名言。一个个都在日常生活中对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敬而远之,甚至连牛奶都不敢多喝一口。然而,有些MM虽然瘦了,但看起来却总是无精打采、面色无光;而另外一些MM却怎么减都瘦不下来,反倒有“越减越肥”的趋势。
家长们发现,被众多看起来、听起来都很科学的教育观念武装起来的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得了“表扬病”,有的孩子无论拥有多少玩具、零食都不满足,得了“物质病”,还有的孩子因为愿望总被父母打压陷入莫名的自卑……
这是婴儿智力启蒙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及早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具体做法是,创造条件让孩子广泛接触各种颜色、形状的物品,从玩具到家里的摆设。除了看之 外,应该让孩子用手去摸、去摆弄,从而体验、认识它们。1岁的孩子喜欢装盒子、盖盖子、敲打东西,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通过多看、多摸、多摆弄, 他们就会懂得一些粗浅的知识,使感觉和知觉变得更敏锐,智力也自然相应得到提高。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