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哺乳期妈妈怎样用药

保健调理

2011年02月21日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不但营养丰富、易消化,还含有很多抗体。孩子吃母乳既能从中得到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增加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哺乳的母亲有时也会生病,也得用药。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药物中,大部分都能从乳汁中排泄。由于药物的分子量、酸碱度、水溶性或脂溶性等情况不同,在乳汁中的含量也大不相同。比如:红霉素、甲硝唑、氯霉素、硫氧嘧啶类抗甲状腺药等,其在乳汁中的含量比哺乳母亲血清中的含量还髙,有的竟能髙出3~12倍。有些药物如:四环素、磺胺类、苯巴比妥、链霉素等,在乳汁中的含量基本上与母亲血浆中的含量相等。也有些药物在乳汁中几乎找不到它们的踪迹。比如: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麻黄素等。还有些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可以引起过敏反应,早在50年代,就曾有过因哺乳母亲注射青霉素后引起受乳婴儿过敏死亡的报导。

一名正常的婴儿每天大约吸食600毫升~1000毫升左右的乳汁。虽然大部分药物在乳汁中浓度不高,但由于婴儿体内的酶活性较低,肾脏过滤功能有限,使药物在婴儿体内半衰期延长,而且排泄缓慢。所以,药物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也常引起婴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对婴儿的危害程度与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的长短及婴儿的抵抗力有关。为了防止婴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哺乳的母亲生病用药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不是非用不可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是必须使用的药物,应严格按规定剂量和疗程使用。②在同类型药物中,尽量选用对母婴危害较少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能引起婴儿听神经损害,可改用青霉素类或其他毒性较少的抗生素。③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减少辅助用药。④当必须使用哺乳期禁用的药物时,应暂停哺乳。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