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暑期填鸭式阅读 孩子喊累效果也不理想

亲子阅读

2014年08月08日

  《狼图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童年》《空城计》,112万多字,这是初二学生段英华暑期的读书安排。

“爸爸妈妈根据老师的推荐买的,还得写读书笔记,每一本都得写。”13岁的段英华对记者说。

暑期过半,记者关注孩子的阅读,“根本看不过来,读书笔记从网上下载。”初三学生魏华磊说,“写完读书笔记拉倒。”

冗长的书目 繁重的任务

从小学到高中,暑期开始前,他们会从老师那里拿到一个暑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相对于小学生和高中生,记者发现,初中生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被要求写读书笔记。

“说是推荐,再让写读书笔记,这变相成了一种强制的作业。”一初中生家长对记者说。

在新华书店,13岁的张娇娇在读《城南旧事》,“《城南旧事》《繁星春水》《朝花夕拾》是必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朝花夕拾》还要写读书笔记。”张娇娇撇着嘴对记者说。

《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穆斯林的葬礼》《飘》《水浒传》和《三个火枪手》,今年,王凡升入初中,“拿到书目,眼都直了。”王凡对记者说。

无奈的阅读 抄袭的笔记

暑期过半,很多初中生都已经写完几篇读书笔记。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坚强……

这是一初二学生写的《童年》的读书笔记,“网上抄的。”他狡黠地对记者说。

让初中生疲于阅读的是读书笔记,“有的书还得写读书笔记。开学要交的。”张娇娇说。

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完成读书笔记,很多初中生从网上直接抄读书笔记。“不这样怎么办?”张娇娇反问。

应对暑期的阅读,上初三的魏华磊经验丰富,“网上肯定有读书笔记,从网上抄下来完事。”魏华磊对记者说。初中3年,他年年如此,“老师推荐的书我真的没兴趣。”喜爱武侠的他抱怨。

初中生如此应付读书笔记,为什么?“没有时间看,很多书也没兴趣。”张娇娇对记者说。

“周一到周五上辅导班,还有暑假作业,只有周六周日才有时间到书店看书。”张娇娇对记者说,到现在,她看完了一本《城南旧事》,“看来暑假只能看完两本了。”张娇娇说。

相对于张娇娇,段英华阅读的时间充足多了,“爸妈没给报辅导班,在家有时间读书。”段英华说,到现在,段英华已经看完4本书。“喜欢这样过暑假吗?”记者问段英华,13岁的他苦笑。

采访手记:

暑期推荐课外阅读的图书,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阅读习惯,老师的本意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们喊累,另外,抄袭的阅读笔记也说明了读书的效果并不好。

量的积累必定引起质的变化,这是再浅显不过的辩证关系。暑期冗长的推荐书目正说明了这点。

对很多孩子来说,老师们推荐的这些书也着实吓人,推荐必名著,必大部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广为人知,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眼里,读名著可以帮助孩子“进步”——写作文用上得高分。

然而阅读并非只为写作文得高分。很多人或许忘了莎士比亚关于书籍的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书籍是孩子们的营养,这营养的补充要看孩子的吸收能力,不可让孩子补充中老年钙。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