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妈妈须知 宝宝学说话可分为4个阶段

0-1岁成长发育

2016年06月02日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总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孩子,往往令父母心焦。同时,也有许多家长信奉一句老话:“贵人语迟”。孩子什么时候说话,怎样说才是好的?是很多家长带宝宝到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妈妈须知 宝宝学说话可分为4个阶段

妈妈须知 宝宝学说话可分为4个阶段(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0~3岁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过程。

它可分为几个阶段:

语言感知阶段

出生2周左右的婴儿,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音,如钟声、哨声等。这种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是以后学习语言的前提。2月龄时,宝宝对他人说话时的情绪表现就有所反应:如以愤怒声斥责时,宝宝会哭;以温柔的声音安慰宝宝时,他则会笑。4月龄时,能区别出男声及女声。6月龄能区分不同的语调。

发音阶段

0~3月龄是婴儿简单发音阶段。宝宝出生后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第四周开始,婴儿的哭声可以作为一种表示自己的身体状态以求得到注意的手段。开始时,多是表示一种消极状态的,如饿、冷、热、湿、寂寞等。到2~3月龄,会出现表现积极状态的声音,如表示舒服、高兴。宝宝的发音主要是一些元音,如啊、哦、噢等。婴儿的情绪越好,发音越多。

4~7月龄是婴儿连续音节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变得活跃起来,发音增多,兴奋时更多,可出现一些重复的、连续的音节,像是咿呀学语,如“ba-ba”“da-da”等,但并无所指。

语言动作练习阶段

7月龄后,婴儿不仅发音增多,而且对某些特定的音会产生反应,如别人叫他的名字时。8~9月龄的婴儿,可以形成第一批“语言-动作”条件反射:比如说“欢迎”,宝宝会拍手;说“再见”,宝宝会摆手等。有了这种条件反射,婴儿就有了学习与成人交往的可能。

从11月龄开始,是“语言-动作”条件反射快速形成的时期。此时,宝宝能听懂的词汇越来越多,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开始模仿成人发音。此时要和宝宝多说话,帮助他在大脑里建立起关于某个事物或动作的形象和词语之间的联系,促进其语言发展。

学说话阶段

1岁到1岁半时,语言的发展主要是对语言的理解。他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故事,但只能说单字词,多为单音重复,如奶奶、猫猫、灯灯等。有些词语的意思,只有在具体情境中,成人才能理解,如“杯杯”,可能是要拿杯子喝水、拿杯子玩等。

1岁半到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非常迅速,一般都掌握了本民族的基本语言。从说单字词到双字词、简单句,如“妈妈上班”等。

2~3岁,宝宝会说一些复合句,一般6~10个字。到3岁末,宝宝大多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词汇,也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

了解这些知识后,我们再说说语言发育落后的指征。主要的指征有:3月龄无眼神接触,无应答性微笑;4月龄没有社交性微笑;6月龄不转头寻找声源,咿呀发音少;9月龄没有咿呀学语;12月龄没有姿势表达,呼唤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18月龄不能指出身体部位,听不懂简单的吩咐,不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其他词汇;24月龄不会“电报语”等。

语言发育水平是观察一个孩子智力发育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家长和发育儿科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早期给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给宝宝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是语言良好发展的前提。如果您的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出现了一些语言发育方面的问题,请及时就诊儿童保健门诊,以便得到有效的筛查、指导和训练。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