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他们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上幼儿园

2025年09月11日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当那个早晨来临——你的小家伙撅着嘴巴,眼泪汪汪地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你的心是不是一下子就揪紧了?别担心,这是几乎所有家庭都会经历的经典场景。那么,在这些时刻,孩子们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了?”

  这是最常见也最令孩子不安的念头。分离焦虑是根本原因,尤其是3-4岁的孩子。他们正在学习一个重要概念:物体永恒性。即使看不见爸爸妈妈,你们仍然存在,并且会回来接他。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几个小时感觉就像永远那么长。

  孩子心里话:“如果我留在这里,妈妈还会回来吗?她是不是不要我了?”

   “为什么我不能呆在熟悉的地方?”

  家是孩子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幼儿园则是一个充满未知的环境——新的规则、新的声音、新的气味。即使已经入园一段时间,某些日子孩子可能还是会感到 overwhelm(不知所措)。

  孩子心里话:“我想念我的玩具我的床,为什么我不能就在家里呢?”

  “那个地方让我有点害怕”

  也许是因为上次有个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或者他不小心尿裤子被同学看见了,又或者他害怕午睡时间——因为他在陌生床上睡不着。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

  孩子心里话:“上次小明推了我,老师没看到,我今天不想再见到他。”

   “如果我去了,会发生什么?”

  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常规”的概念。即使每天流程基本相同,他们仍然会不确定今天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全感。

  孩子心里话:“今天会画画吗?如果我画不好怎么办?老师会批评我吗?”

     “我有点累/不舒服/没睡醒”

  有时候原因很简单:孩子只是累了、饿了或者有点不舒服。幼儿园需要持续社交和参与活动,对能量消耗很大。有些日子,孩子就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

  孩子心里话:“我好困,只想和我的小毯子在一起,不想和别人说话。”

   “我想自己做决定!”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不去幼儿园”可能只是他们表达自主权的方式,尤其是在感觉父母总是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

  孩子心里话:“为什么总是你们决定我要去哪里?今天我想决定!”

  当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时,父母可以怎么做?

  共情但不妥协:“妈妈知道你今天有点不想去幼儿园,有时候妈妈也不想去上班呢。但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哦。”

  建立稳定的告别仪式:一个特别的拥抱、击掌或吻别,时间要短,承诺要兑现(比如“午睡后妈妈就来接你”)。

  带一件安慰物:允许孩子带一张家庭照片或一个小玩具,帮助过渡。

  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是否存在特定问题。

  保持积极态度:用积极语言描述幼儿园:“今天不知道又会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呢!”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只是一个阶段。通过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能够更好地陪伴他们度过这个成长过程中的小挑战。第二天早上,当你的小家伙主动背起小书包时,你会知道,你们又一次共同成长了。

  每个不愿去幼儿园的早晨,都是孩子学会面对世界的小小勇气。

+1

来源:网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