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疾病在中国日趋普遍,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现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病症。面对这种过敏性疾病的威胁,爸爸妈妈怎能坐视不理,眼巴巴看着孩子受鼻炎与哮喘的折磨?作为新生代父母,应积极寻求预防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减低小孩日后患病的风险。
“医生,到底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治我儿子的病啊?每当天气变化,他的鼻子就会塞,呼吸很困难。白天站着还好,晚上就根本不能用鼻子来呼吸,只能用口来呼吸,还经常醒来。寒潮的那几天,室内热空调一开,他一边出汗,一边连续打上十来个喷嚏,鼻子更是堵得慌。医生,我儿子是否患了重感冒?”
上述故事中的家长误以为儿子患感冒,并没注意小孩其实已诱发过敏性鼻炎症状,结果屡医无效,最后才被专科医生确诊为过敏性鼻炎。若家长不能及时安排子女接受有效治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可能因此患上其他严重过敏症。
过敏性鼻炎比感冒更持久
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最为普遍。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会造成流鼻涕、鼻塞、连续喷嚏、鼻痒或眼睛发痒、头痛与打鼾等症状。过敏性鼻炎的初期症状与感冒的病症很相似。感冒症状通常不会超过7-10天,但过敏性鼻炎则有持续性。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长期得不到治疗或单纯使用消炎药、抗过敏药物进行对症处理,最终很可能会发展为哮喘,罹患鼻息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甚至鼻咽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采用上医之道改善过敏
《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记载:“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意思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通过养生预防疾病。中庸的医生则在病人欲发病之际及早调理,避免疾病的发生。平庸的医生往往等到发病时才治疗。故此悬壶济世者需要加倍用心,做到预防胜于治疗。
若要彻底改善过敏性鼻炎从而预防哮喘,必须以上医之道处理。2009年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工作组(ARIA),对于过敏性鼻炎治疗提出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及适当的患者教育为前提,配以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并进行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从“根”本治疗。这进一步肯定了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治疗的指导文章中,推荐的“四位一体”最佳过敏症治疗方案。
标准化脱敏治疗持续有效
标准化脱敏治疗是唯一能改变免疫机制的对因治疗。其原理是:通过标准化定性定量的过敏原疫苗注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使患者逐渐“适应”外界的过敏原,减轻及停止过敏症状发生,使患者体内异常的免疫系统趋于正常。通过脱敏治疗,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杜绝发展成慢性疾病的机会。另外,早前在国际杂志发表的预防过敏症治疗(PAT)研究中显示:特异性免疫治疗显著降低过敏性鼻炎儿童发展为哮喘及新过敏症的机会,且3年治疗停止后达7年或以上仍持续有效,对哮喘更具长远的预防作用。当中更指出没有接受脱敏治疗的病人较接受脱敏治疗的病人发展成哮喘的机会高接近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