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个雨蒙蒙的早晨,我们几位妈妈于上海地铁九号线中春路2号口集合,待广禾堂工作人员带领开始了我充满好奇的广禾堂中央厨房参观之旅。沿着中春路一路走着,头顶上时不时有几架飞机飞过,原来我们距离虹桥机场这样近。十分钟的路程,一转眼就到了。
在广禾堂中央厨房楼下大门口,一辆印有“广禾堂”字样的车一闪而过,突然回过神,拿起相机刚要拍,车跑了,只留下了这个有点模糊的背影。说实话,虽然车一闪而过,但是我还是很清楚的记下了400电话,字体够大,不错,哇哈哈哈。
走进大门口,我们的广禾堂中央厨房参观记就这样开始了。特意留意了一下,广禾堂中央厨房门口的玻璃很干净,没有灰尘,广禾堂中央厨房门口红色的地垫也是干净一尘未染。这让我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有洁癖的人,对广禾堂中央厨房卫生的第一印象很好。
广禾堂中央厨房一楼大厅整齐得摆放着米黄色的餐桌和椅子,依旧是很干净,特意用手摸了摸,没有灰尘,没有其他东西。接待我们的厨师师傅,拿出了来广禾堂中央厨房参观必备的装备:一次性鞋套、一次性防尘帽、洁白的白大褂。
每位妈妈迅速换上参观服,换衣服过程中,特意留意了广禾堂中央厨房一楼大厅墙上挂着的这些"名人堂",原来这都只是过去吃过广禾堂月子餐的客户。广禾堂月子餐,明星吃的月子餐。这是以往我对广禾堂的第一印象。在广禾堂中央厨房一楼大厅照片墙,我也亲眼目睹了吃过广禾堂月子餐的众多明星们的照片。果然名不虚传。
作为一个产后4个多月的妈妈,我对月子餐很关注,在我要求中的合格月子餐,卫生、质量、效果、资质、影响力、知名度……一个都不能少。看了墙上的各种认证和证书,打消了心头的一些疑虑,让我对广禾堂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就在我拍照、欣赏、感慨的时候,一起前来的其他妈妈们,早已经换装完毕。哈哈,大家在干净白大挂外果然都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干净的环境,大家的装扮,让我很直接的就想起来医院的手术室。干净,真的s很干净。
今天的广禾堂中央厨房参观记,我的两个目的,一来看看广禾堂月子餐,那么好的口碑,到底是因为什么?二来,其实我是来挑毛病的,嘿嘿。还是那句话,我也是产后妈妈,我对广禾堂中央厨房会不会挑出毛病?
先来说说广禾堂中央厨房的最关键组成——厨师。大家都知道,一个店的兴衰,厨房工作人员是关键。还记得我曾经在香港的莲香楼参观过他们的后厨,香港人对餐饮要求的标准格外严格,我的头脑中,莲香楼那样的卫生标准才是一个饭店后厨应该有的标准。于是,带着这样的严苛标准,我来看看广禾堂的央厨。
门口接待我们的几个广禾堂中央厨房后厨工作人员的着装,他们都穿着一尘不染的工作服,带工作帽,工作帽下,很清楚的能看到,他们的头发都很短。墙上挂着这些厨师师傅的从业证件,每个证件均在有效期内。
厨房正在工作的厨师们,专门戴着口罩,本来就很短的头发没有外露。我更很苛刻的在他们举手投足的不经意间,观察了他们的手,指甲修剪的很合适,不长不短;手很干净,指甲缝也很干净;后厨的几个厨师手上都没有佩带饰物。
进入广禾堂中央厨房的重要通道,我们这些参观人员,无一例外的穿着一次性鞋套,从消毒间的这个消毒水池中走过。
一直以来不喜欢在外面吃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放心。在我视力范围之外的区域,做菜人员会如何处理我将入口的食物?后厨环境是否干净?他们会不会也像我们在家里那样认真的洗菜择菜?会不会生熟分开制作?用的什么油烹制?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使用添加剂?这些一直是让我很纠结的问题。
广禾堂中央厨房,严格被挑选来的菜品,坚持选用无添加剂、防腐剂、色素、味精的食材。采购来之后的第一道处理工序就是在这个房间进行的。蔬菜、肉禽等都是在各自的区域进行浸泡、消毒。每个分类清洗区都是三槽式清洗池,而且砧板也像我们家里那样的是生熟分类,避免交叉感染。这一步骤让我很满意。
来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后厨。广禾堂中央厨房,让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优点,就是这里的厨房没有一丝油烟。平时家里炒菜即使开着吸油烟机和窗户,厨房里还是难免会让人身上沾染上油烟的味道。在广禾堂中央厨房停留了好一会,没看见一点点残留油烟,干净得给人的感觉压根好像没人在做饭。而事实上,厨师师傅正在为我们现场烹制麻油鸡。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们参观广禾堂中央厨房开始,我留意到,我们所经过之处的每个环节,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台这样的紫外线杀菌消毒灯。
紫外线杀菌消毒灯能使在各种使用的场所都是一个无菌的空间,还给人类一个没有各种细菌与病毒的洁净生活环境。用在广禾堂的央厨,可见这里对食品卫生安全多么的重视。单单这一点,便赢得了我对广禾堂月子餐安全卫生方面的无数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