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意外令人痛惜 蒙布窒息手套紧致截肢

家居安全

2014年02月17日

 

宝宝意外令人痛惜 蒙布窒息手套紧致截肢

宝宝意外令人痛惜 蒙布窒息手套紧致截肢(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车祸、溺水、中毒、坠落、不小心被母亲头发缠住、脸上蒙被,这些都可以在转眼间夺去一个可爱的小生命的意外伤害,因为最近一位苏州年轻母亲的头发缠住幼儿脖子,而再次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西方学者约翰·戈登通过对“意外事故”的调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意外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只有极少数“意外”是真正的意外,而绝大多数所谓“意外”,都可以找出直接或间接的原因。

36天小婴儿,因蒙布缺氧,送到医院后救治无效

最近苏州一对小夫妻搂着20个月大的孩子睡觉,不料母亲的头发缠住孩子的脖子,差点窒息而死,幸亏父亲发现,及时送医院救治。直到目前,小孩还在住院治疗。

昨天,记者从我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婴儿被头发缠住导致窒息这样的意外,算是极端的。但因年轻父母不小心,引发婴儿各种各样意外伤害的情况,我市也时有发生。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谬金剑说,这么多年了,她遇到最多的意外是“蒙被缺氧综合征”。

就前一阵子,她还遇到过一例。22岁的谢女士和丈夫生有一女,36天左右,晚上睡觉的时候,宝宝把床边上的布蹭到脸上,母亲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窒息死亡。

谢女士告诉医生,宝宝的小床在现有小床中属于大的那种,所以即使宝宝睡觉,也会留有很大的空间,为了图省事方便,她平时总爱把宝宝经常替换的衣物和毛巾放在床头。“以为宝宝还小,不会翻身,应该挺安全的。”

那天夜里,宝宝的父亲在外上夜班,谢女士半夜起身下楼喝水。没过多久,谢女士听到小床上传来宝宝“嗯嗯啊啊”的声音,心想可能是宝宝肚子饿了。等她过了一会儿上楼发现,原先放在床边的两块布盖到了宝宝脸上,谢女士赶紧掀开,孩子好像没有呼吸了。

谬金剑说,宝宝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经抢救没能救活。谢女士和丈夫非常伤心,毕竟孩子两个月不到。

谬金剑介绍说,谢女士宝宝遇到的,就是“蒙被缺氧综合征”,大多是父母怕孩子冻坏,过度包裹捂盖所致,是寒冬季节较常见的婴幼儿意外伤害疾病之一,多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这样的过度保暖,婴幼儿受捂后引起缺氧、高热、大汗及高渗性脱水,会让全身发生多系统的病理变化,严重的可致机体缺氧而发生惊厥抽搐或昏迷。若抢救不及时,会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即使是侥幸存活的患儿,也可能遗留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呆傻、聋哑、癫痫等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

 

天冷给宝宝戴手套,手套绷得太紧,引发小手缺血性坏死截肢

每次妈妈们带孩子去儿保科体检,说到睡觉的话题,谬金剑都会举几个危险的例子善意提醒。不要小看宝宝手脚的力量,即使还不会翻身的小宝宝,也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来移动身体,发生意外伤害。

除了“蒙被缺氧综合征”,还有其他意外伤害,虽然发生几率比较小,但结果也比较惨。

春节前,王大妈担心20几个月的孙子着凉感冒,就给孙子织了一副小手套。谬金剑说,本来是好事,不想竟酿成大祸。有一天,王大妈给孙子戴上手套,带他出去玩,回来的时候发现,孙子的手冰凉,感觉不对劲,立刻把孙子送到当地医院诊治。

医生检查发现,这个小婴儿一只手因为被手套绷得太紧,导致缺血性坏死,保不住了,只好截肢。

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的另一位医生说,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可以稍微留心一点,比如给孩子戴手套的时候,手套不宜过紧,同时还要看看手套里面有没有太长的线头,可能缠绕手指,最好翻开仔细检查。

 

误服PP粉、心痛定,各种各样的意外真的蛮多

谬金剑说,一般小孩子1岁以后就开始攀高,甚至会找个凳子、垫个箱子去摸拿高处的东西,由于他们的平衡能力还很差,容易摔倒,家长要特别注意。另外,住楼房的孩子在窗台上玩,孩子可能会无意打开窗户锁扣意外坠落。

还有很多误服药品的,谬金剑说,吃心痛定,吃PP粉、吃地高辛、吃鱼肝油……记者从我市儿童医院了解到,每年误服这些药品的儿童蛮多的,吃心痛定的儿童有十几例。他曾遇到个两岁的小男孩,吃了60几例鱼肝油,结果一直拉肚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差点拉到脱水,小孩很痛苦父母又着急。

谬金剑说,虽然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都写着,要把药品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食,但有些家长粗心,放在了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中找出不安全的因素,也许能防意外

医生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绝对不希望宝宝遭遇到任何意外伤害。然而,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人数,竟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在人们的心目中,家庭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而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就发生在家里。家庭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长照顾不周,居室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

西方学者约翰·戈登认为,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有三,人的因素(年龄、反应快慢、认知能力、处事态度等)、环境因素(意外发生时的气候、季节、道路等状况)和动因(导致意外发生的物体,如刀刃、水火、毒物、玻璃等)。

就儿童而言,幼稚的思维、稚嫩的机体、冲动的行为和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成为“意外事故”的高发群体。如果要防范意外事故,可以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中找出不安全的因素,加以防范。

比如,汽车亮着前灯。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们会想:汽车伯伯有好大的眼睛啊,如果小朋友过马路,汽车伯伯一定会停下来,让小朋友先过。

一个小朋友失足落水。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们会想:鸭妈妈、长颈鹿、大象都会把小朋友救上来。因为鸭妈妈会浮水,长颈鹿有长脖子,大象有长鼻子,小朋友抱住它就上来了。

环境中潜在的危险,用孩子天真的目光,是难以发现的。

约翰·戈登说,缺乏生活经验,是另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小朋友吃西瓜,边吃边说笑,不小心西瓜籽呛进了气管;妈妈放在厨房里的生虾米,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宝宝的小口袋里去了,宝宝的嘴在嚼,虾须子露在嘴外边。西瓜、虾米,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构成了威胁。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