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饮食指导 孕期怎么补营养素?准妈妈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各式各样的营养补充剂、保健品,成了亲朋好友们表示关心的主要途径之一。孕妇是否真需要这些额外的营养素呢?
很多人觉得怀孕期间,日常饮食摄入的营养赶不上胎儿发育的需求,于是会额外吃些保健品。有这样的必要吗?
亲贝网配图
杨祖菁答:从我的临床工作来看,现代孕妈妈们缺营养的是少数,反倒是大部分人属于“营养过剩”。这也导致如今巨大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怀孕是女性处于某一生理阶段的正常过程。在此期间,准妈妈的身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确实会有所增加。并且因为烹饪方法不合理、食欲不佳、挑食、妊娠反应强烈等,一些准妈妈会出现较严重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我们一般建议,若准妈妈身体健康,胎儿发育的各项检查指标正常,以食补为佳。在此基础上,可以遵医嘱,再吃一些孕妇营养补充剂或保健品。目前,医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叶酸、铁剂、钙制剂、复合维生素等是孕期保健的“必需品”。深海鱼油、蛋白粉等属于“奢侈品”,吃不吃都无妨。孕妇奶粉因热量太高,喝的时候要谨慎。
记者问:您刚刚提到,有些保健品属于“孕妇必需品”,是每个孕妇都要吃吗?
杨祖菁答:总体来看,确实是每个孕妇都可以适量补充叶酸、铁剂、钙制剂、复合维生素。但其服用时间、剂量,有所差异。
随着孕期延长,母体对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都在增加。如钙元素,孕早期每日需要800毫克,孕中晚期每日需要1200毫克。但中国人膳食结构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即奶制品摄入较少,很多人不爱喝奶,再加上晒太阳少,体内缺乏能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都可能导致钙储备不足。
因此,怀孕后,应该鼓励准妈妈每天喝两杯牛奶,这基本能保证每天所需钙质摄入量的一半。在怀孕最初的20周内,若没有缺钙症状,可以不用额外补钙。如果经常小腿抽筋、关节疼痛、腰酸背疼,就要警惕是不是缺钙了,除了牛奶外,每天应补充600毫克钙剂。到了孕后期,基本上每个孕妇要补充1200毫克的钙。平日里,还要鼓励孕妇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水平。选择钙和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也有助于促进钙吸收。
孕中后期要注重铁元素的补充。因为母婴都需要造血,而怀孕导致血容量增多,准妈妈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若膳食中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不足,如不爱吃猪肝、动物血制品等,且检查发现血色素低于105克/升,应每天补充60-100毫克左右的铁剂。
如今市面上有不少孕妇专用的复合维生素,既保证了日常维生素的补充,又能提供足量铁剂,有一些还含有少量钙元素。孕早期时,每天吃一粒这样的复合维生素即可。到了孕后期,则要加些钙制剂。
记者问:现在吃深海鱼油、孕妇奶粉、蛋白粉的人,不在少数。若饮食均衡,还大量吃,会有害处吗?
杨祖菁答:深海鱼油等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保健品,含有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的神经发育有好处。但平时经常吃深海鱼类的准妈妈,可以不用吃这类保健品。而且有的深海鱼油含类雄激素作用的物质,摄入过多也是有害无益。
孕妇奶粉的含糖量和热量非常高。如果孕妈妈挑食,呕吐等早孕反应严重、进食量下降,怀着双胞胎,或宝宝发育慢、个头小,适量喝一些是好的。但饮食规律者,或已经有肥胖、血糖升高,再喝就容易造成热量超标,增加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还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