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带孩子参加水稻插秧活动 亲近自然的劳动教育课

素质教育

2020年06月04日

 

  德国教育通过自然教育的方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联结,带大家发现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从自然中学习,如今中国也在让孩子从教室中走出来,带孩子到田间地头和大自然中学习探索,很多农耕劳作的活动,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进行劳动教育,在自然中,孩子更快乐,也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光着脚丫子在田埂上恣意奔跑,滚了一身泥巴,收获满满欢喜。一条小河、一亩农田、三两好友便丰富了整个童年。现在的孩子们有了游戏机、手机、平板、精致复杂的益智玩具、可口美味的零食……唯独少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去哪儿寻找最纯真、最简单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不如一起劳作。

    如今江南比较好玩的劳作:插秧,看看有趣在哪里?

  回归自然

  到了夏季,满目绿色,自然而小清新,呼吸时似乎连空气都带着甜味。农家整洁干净,家家都有小院子,门前花草萦绕,鸟鸣枝头,好不惬意。可以到农家栽水稻。

  脚踩进湿软的泥浆中是什么感觉?如何把水稻秧苗种得又直又均匀呢?水稻之间如何把握好间距呢?

  孩子们可以到实践中获取答案......

  用脚丫伸入水田触感大地,用手协助秧苗定植泥土的方式,与自然展开一场对话,这是很多孩子的向往。

  水稻插秧体验

  去年4月,霍启刚在微博晒出一组照片,是他和妻子郭晶晶带儿子霍中曦到农田体验插秧的场景。

  他配文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都跟孩子念,但是真的知道背后意义吗?刚刚过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周末,跟老婆孩子一起去香港二澳村,体验插秧,领悟农民伯伯的辛苦。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照片中的一家三口,顶着烈日,挽着裤腿,站在满是淤泥的稻田里劳作。

  为什么霍启刚郭晶晶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引来网友如此盛赞?因为在生活中,无论是富有家庭还是普通家庭,大多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

  别说在城市,就算在农村,现在也很少有家长会让孩子顶着烈日、沾满泥巴、流着汗水,亲身体验农作的不易和艰苦。

  现在的孩子没有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孩子需要知道粮食从哪来,学会珍惜和知足。那么亲身体验,就是最棒的实践。

  水稻插秧中掌握知识

  水稻插秧是个技术活,放水,整地,插秧,哪一样都不可缺,哪一样都要用心做,因为这决定着庄户人家整个丰收季的收成。先不说秧苗转运的艰辛,单是弓着腰,把秧苗插到水田里,就会让人累的腰酸背疼。

  这是日本小学二年级的一堂劳动实践课--收稻谷。老师在田边给同学们讲解水稻的有关知识和收割稻谷的要领。

  日本小学劳动实践课

  据说日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安排劳动实践课,都是由学生们在学校的田地种谷物和水果蔬菜等等,然后由他们统一采收,一起享用劳动成果。图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在收割稻谷。老师在田里只负责指导,眼前的这一大片稻田都将由学生们自己割下。

  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机会,不仅能了解到我们每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还能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坚韧与珍贵。

  参考文源网络侵可删仅用于交流非商用

+1

来源:亲贝网整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