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交通事故儿童头号杀手

交通安全

2014年02月27日

交通事故 成儿童头号杀手

交通事故 成儿童头号杀手(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有超过两万名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残、死亡,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已成为未成年人“头号杀手”。在我市,2013年城区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达200余起。

未成年人应从哪些方面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和学校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防范?对此,昨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案例1

2013年11月10日下午5时许,刚满10岁的小明(化名)在涪城路建国门公交站台等候公交车。一辆公交车驶入站台还未停稳,小明跑下站台追随公交车,不料摔倒后被公交车后轮碾压。事故中,小明受重伤,至今还在医院医治。

交警认定,此事故中,公交车和小明承担同等责任。

案例2

今年1月19日下午4点过,游仙一乡镇12岁少年小东(化名)随婆婆到绵阳走亲戚。当走到宏杰花园外的健安街时,小东因为口渴,准备横穿马路买水,从婆婆手上接过钱后,便快速冲到马路中间,这时两辆对向行驶的车辆都躲避不及,将小东夹在了中间。小东在事故中受轻伤。

交警认定,在此起事故中,小东承担主要责任,机动车承担次要责任。

交警直属一大队事故中队民警张丁表示,追赶公交车、突然横穿马路这类行为,经常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这些行为危险性大,很容易造成事故。

“去年我市城区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达到200余起。”张丁告诉记者,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些交通事故,未成年人的以下几种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独自横穿马路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往往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天桥等过街设施,而是在马路中穿行;在街道、马路上追赶打闹,突然冲上马路或机动车道;过马路时看到车辆多容易慌张,来不及躲避来车等,这些行为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在机动车道追逐打闹

未成年人在等候公交车时,容易出现追车、在机动车道上聚集等候等情况。大龄学生骑自行车时,经常出现几辆车并排骑行聊天,甚至在马路上你追我赶。“城区已出现多起因为这些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张丁说。

“目前,未成年人使用轮滑、滑板等工具在马路上行驶的情况有增加的趋势。”张丁表示,这些工具不好控制,而且速度较快,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非常大,相当危险。

3.小区内玩耍时出事故

此外,一些大型社区和小区中,因为车多,小区道路功能复杂,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大增。“去年,发生了近30起小区内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张丁说,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孩子在玩耍时与车辆刮碰、汽车倒车时撞上小孩等情况,“虽然汽车在小区中行驶时普遍车速较慢,事故致重伤情况较少,但这类事故在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需要引起注意。”

护送学生上学放学

2月21日中午1点50分,涪城路小学,时值学生上学高峰期,一名交警正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以确保学生安全通行。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市交警部门就派出专人在各个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接送学生上放学,这项措施从来没有间断过。交警直属一大队民警刘单告诉记者,除了接送学生外,交警部门还与学校联手开展了多项活动,通过“小交警”“开学第一课”“护学天使”等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知晓交通法规,认识交通标志,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开放安全教育基地

1月22日上午,70余名市民带着孩子走进位于交警直属四大队的交通安全教育基地。通过模拟交通现场情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道路真实状况。

交警直属四大队民警袁晶告诉记者,基地建立于2011年,是全省首个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它集模拟道路状况、交通标志牌、交通违法行为等10项功能于一体,截至目前已经接待5000余人次。“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对外免费开放,有需要的学校都可以来体验。”袁晶说。

建立校警联动机制

“交警部门与城区所有学校都建立了联动机制,”张丁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交警部门定期、不定期地进入学校开展安全教育,通过讲座、事故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参与交通。

同时,交警部门还结合家长师生关心的交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活动,征求他们对保障城市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改善工作。

一个学校的范本

火炬一小紧邻108国道,学校周边道路状况比较复杂。从2007起,学校作为“警校共育”试点学校,与交警直属四大队一起开展文明小交警活动。火炬一小德育处主任齐春告诉记者,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交通安全长廊,并在学校班级中设“安全班长”,每学年举行一次大型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讲座,鼓励学生参加交通安全征文比赛。

“在学校,我们还将校园周边街道、建筑等制作出模拟沙盘,每学年对新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和转校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训练。”齐春说,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学校很多学生都以进“校园小交警队”为荣。很多家长也开始接受这样的警校共育模式,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从2007年到现在,学校周边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

2013年,该校老师结合2007年以来的经验与做法,自主编制了一本文明交通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文明安全文明教育,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大大增强。

三项注意,远离事故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交通意外伤害?本报整理了一些平时常见的安全隐患场景,从交通法规教育、成人监护、驾驶员素质三方面进行提醒。

纠正不良行走习惯

●场景一:孩子天性活泼,外出游玩或者放学回家,走在马路上有时会互相嬉戏打闹,特别是一些孩子喜欢边走路边看书、吃东西,往往没有注意过往车辆,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正确做法: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途经车流量大的路段时,不可多人横排行走,不要互相推搡打闹;提醒学生在街上和马路上行走时,不要埋头看书、玩玩具,要集中注意力。儿童应当在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下在道路上通行。

●场景二:乱穿马路是步行的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翻越护栏等危险行为时有发生。

正确做法:家长要指导孩子不要横穿马路,也不要跨越街上的隔离护栏,应按照信号灯指示走人行横道或走天桥、地下通道。

制止违规危险行为

●场景一: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违规带人、闯红灯等。未成年人年龄达到可以骑自行车上路时,一些胆大的孩子喜欢在道路上横冲直撞,闯红灯、争抢道路,骑车带人。

正确做法:道路交通法规定,年满12周岁的儿童才可以骑自行车上路。对于骑自行车的未成年人,应当提醒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不要骑车带人,不要多人并排骑行,也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

●场景二:部分未成年人在未取得驾驶证、未达法定年龄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电瓶车及助力车,安全隐患很大。

正确做法:年满18周岁方可考取机动车驾驶证,要向孩子灌输无证驾驶的危害性;年满16岁方可骑电动自行车上路,应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车辆最高时速不高于20公里。

确保孩子乘车安全

●场景一:不少家长习惯让小孩坐到前排副驾驶座上,但小孩天生好动,且紧急刹车时孩子极易撞向前方,这无疑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而让孩子自行上下车,孩子往往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行人或自行车,下车后容易被碰撞。

正确做法: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准备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后排座上。孩子自行上下车时,要提醒他们注意周围路况。

●场景二: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或行车时未自动锁定车窗、车门。

正确做法:不要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车内,尤其是夏季,车内高温、缺氧。如果车内经常有孩子乘坐,驾驶员应锁好后车门,并锁定自动车窗,以免触动发生意外。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