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不要严厉苛求孩子的成功

素质教育

2011年05月06日

我们无权安排孩子的未来,也无权干涉别人的选择,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标,他只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是幸福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一个在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四项大奖的13岁女孩她学琴的童年时期,曾经3年挨了400多记耳光,的是她父亲,目的是为了她好,逼她学琴成功了。幸好是成功了,父亲也就没有被追究是否违法,反而到处传经送宝。

许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终于获得某个胜利时嘎然而止。这个胜利通常是获得某项比赛大奖,或者进入某个著名学府,或者得到著名人物的青睐。

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成了王后。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以后呢?以后是漫长的一生!戴安娜当年嫁给查尔斯的时候,也是像灰姑娘变王后一样辉煌,让人羡慕。但是最后的结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

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挡不住时间的侵蚀,一个人的一生,要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才会正式落幕,其余时候都只不过是在行进之中,剧情的发展谁也不能预料。

家长处心积虑,孤注一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的欢乐而换来的所谓胃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许在那一刻,闪光灯放大了它的辉煌,鲜花放大了它的美丽,仿佛这就是成功了,家长就有资格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了。“未来”通常都会被展望得一片光明,仿佛必然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是且慢,世界上当初有两个超级大国,现在只剩了一个,哪有什么绝对的胜利!亲贝网(http://yuer.qinbei.com)育儿专家指出,就一个人来说,一辈子的时间可能比一个国家的寿命还长,要经历太多的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漫长人生,还是要一天一天过的。在瞬间的成功之后,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琐砗的人生,由你自己去过。

美国发生过一个中国的钢琴神童杀死恩师的事,后来法院判定这个神童是得了精神病,不用负法律责任。他的童年是十分严厉的教育下刻苦学琴度过的。当然,并不是有这样的孩子都会精神分裂,但至少这是他得病的因素之一。

当年他也辉煌过,也让人羡慕。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为什么家长们不警醒呢?说到底,我们太缺乏对人的尊重,对名利之类的东西还是看得太重。或许这又从反面说明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普通人生存的压力太大,人们不得不拼命奋斗。

人都是血肉之躯,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是有血有肉的,当我们把那些所谓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时,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对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体验,剥夺了他对人生的选择权,剥夺了他的快乐和健康,是对他的囚禁和压迫,我们有这个权力吗?

+1

来源: 作者:晓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