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子在两次妊娠中,均在第13周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转氨酶、总胆红素等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值5~8倍,但各种肝炎病毒检査均为阴性。随着怀孕周期的延长,胆红素也随着上升,身体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瘙痒等症状。在第一次妊娠20周时,在使用各种药物均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终止了妊娠。妊娠终止后,各项指标马上出现明显的下降,再经用药后10天就恢复到正常水平。1年内复査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但第二次妊娠又出现类似症状。请问亲贝网专家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妊娠时,全身器官都会比非妊娠时负担加重,所以妊娠后孕妇会产生生理性改变,以适应妊娠产生的变化。肝脏是负责解毒、制造蛋白,并储存糖原及进行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妊娠后负担加重,尤其早孕时孕吐,妊娠后产生的各种激素的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等,都对肝脏功能有影响。不少孕妇能见到转氨酶轻度升高,其他指标如胆红素等均无变化,但到孕中期后,大部分转为正常,而且无任何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你妻子的情况较为特殊,两次妊娠均有肝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异常,各种肝炎病毒检查均为阴性。终止妊娠后,肝功能很快恢复正常。这些均说明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均与妊娠有关,而且可能会在再次妊娠时复发。
在南方,妊娠胆汁淤积症较多见,有一定家族遗传性,故应在肝功检查中加胆汁酸的检查,如除肝酶升高外,还有胆汁酸增高,应考虑肝内胆汁淤积症,但此病多在妊娠晚期发生。
其次,建议这位孕妇做肝脏及胆囊B超,如有肝纤维化、脂肪肝、胆囊炎时,妊娠后由于激素影响肝功能也会有轻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