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如果教育不得法,对他们过分溺爱或过分冷漠,都会产生不良行为。当然,不良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自我放纵行为:哭闹、尖叫、赖地、打滚等。
第二类:不服从的行为:要他做一件亊,他总是“不做”,对什么教育都拒绝。‘
第三类:攻击性行为:无缘无故地打人、唾人。
第四类:自我刺激:撞墙、吮手指、重复某种动作等。
纠正的原则是:坚持再坚持。让这类儿童形成一种好习惯比较困难,而纠正他们的一种不良习惯更困难。他们接受能力差,记忆差,所以要纠正他们的坏行为,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他们所用的方法,一般来说与对正常儿童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使用时要多考虑他的接受能力,过去接受过的教育,当时的具体情景和儿童本身的精神状态。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为您提供以下几种方法,纠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
①对不良行为冷淡、不去注意。这是在弱智儿童为寻求成人注意,故意做出不良行为时用的。比如:哭闹、赖地、打滚、发脾气等。如果成人注意了,采取了“哄”、“许愿”、“恐吓”等错误做法,反而会助长这种不良行为的继续。所以,如果判断他们的行为属于这一类,就可以不去注意。
②转移注意。这种方法用在年龄较小、自我刺激(吮手指、撞墙等)较多的儿童身上,往往有着很好的效果。
③亊先提醒。这种方法适合于亊先已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儿童在玩集体游戏时,往往发生你推我搡的情况’成人可以在玩游戏前提醒他们不要这样,并且表示:表现好的儿童亊后有奖励。
④鼓励努力。鼓励与表扬不同,鼓励更看重正在努力,而表扬往往落实在结果上。一个弱智儿童往往非常努力,但由于智力低下,结果却非常差。如果只是看结果,老是批评他,那么他很可能会发脾气、不听从教导等。所以鼓励努力往往对这种儿童有很大的作用。
⑤营造良好的感情环境。一次调查告诉我们,有10%的弱智儿童的家长对孩子有歧视行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只有打骂、冷淡。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很容易养成许多不良行为。要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家长一定要有爱心,这样,孩子才能接受教育。
⑥适当批评。对弱智儿童的教育当然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因为许多错误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而犯的。但是对于他们危害他人安全或对自己有伤害的行为,如经常打人、撞头等,则必须要批评。不过,对弱智儿童的批评要根据他的接受能力来做,否则会毫无效果。
⑦稳定情绪。这是纠正弱智儿金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弱智儿童的情绪变化很快,难以自控。当他犯了什么错误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等他的情绪平静下来再批评,否则他根本听不进去。在稳定他的情绪时,态度要坚定,语气要温柔。
⑧讲清道理。一般来说智力轻度落后(或中度偏轻落后)以及年龄稍大的弱智儿童,还是可以接受道理的。但是,即使如此,还必须结合实例(如把一个小朋友推倒了,膝盖流了血等),用极浅显的道理来讲,否则,他们是不理解的。有时,三五次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要抓住机会,反复讲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