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小心三误区(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现在家庭自购药品服用的现象逐渐增多,许多家庭都有储备常用药的“小药箱”。但由于对儿童的病情判断不准确,所以在儿童用药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表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用药与成人大不相同,药物的毒副作用较之成人更为敏感,所以儿童不同发育时期用药一定要注意,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最容易被滥用。
给儿童吃大人药
儿童吃大人药就是儿童用药的一大误区。感冒是儿童的常见病,但最忌服速效感冒胶囊。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还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有许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将成人药物减半或减量就可以给孩子服用。其实,有些药不适合儿童服用,并非减量就行。
滥用抗生素
毛毛今年1岁半,有一次感冒发烧,体温上升到39.5℃,扁桃体也发炎了,医生根据这种状况给孩子开了抗生素口服,没多久就退烧了。自从有了这次经历之后,每次儿子感冒发烧,毛毛妈就会去药店买抗生素给孩子吃。她觉得只有抗生素疗效好,能让孩子少受罪。
“其实,这是不对的。”专家说,在临床上,医生经常遇到滥用抗生素、退热药的情况。
专家解释称,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有严格的指征。医生在选择抗生素的时候,需要考虑感染的种类、严重程度、有无过敏史等,若家长随意给孩子吃抗生素,一方面可能延误病情,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孩子治疗的风险。
随意使用退热止痛药或增加退烧药剂量,很容易引起儿童虚脱甚至休克。一般来讲,当小儿体温高于39℃时可使用退烧药,而体温在39℃以下时(有高热抽搐病史的小儿除外)则不宜使用退烧药,应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不按剂量给孩子吃药
一些孩子会经常感冒发烧,家长就在家备上很多感冒药、退烧药,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就凭经验给孩子服药。
专家指出,不按剂量给孩子吃药也是不少家长的“习惯”。其中有两种剂型特别容易让家长随意给药。第一类是需要掰开来吃的药片,另一类是药水。小的药片要均匀分成两三等份,家长常常办不到,也觉得多一点点无大碍;而药水如果没有配刻度量器,家长给孩子喝药水常常也很随意。
实际上,准确把握用药剂量是非常重要的。专家指出,药品一旦超出儿童适用的剂量,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又不易达到疗效,因此家长在细节上必须严谨一点,比如用小刀平分药片,药水应用量杯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