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状
教育成果令大部分父母欣喜
笔者在创艺宝贝看到,来到学校的孩子们都是欢呼雀跃的神情,他们会马上挣脱父母的双手投入小伙伴的队伍中,然后开始像小大人一样礼貌地交谈、游戏。和家长们聊天时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从不愿意上课到一节也不落下。
其中一位家长很欣喜地阐述,他女儿和他朋友的儿子一样大,从前女孩总是听话地跟着小男孩,而上过课之后,他发现他的女儿像换了一个人,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主动和人沟通交流,现在她已经成了她“朋友圈”中的“头头”,而同龄的小男孩在社交上和她有了明显的差距。机构负责人林波还告诉笔者,曾经有一个总是沉默着没有表情的孩子,在他们坚持不懈的爱心沟通下,让孩子不断去感觉周围小朋友的关怀,几个月后竟然开口说话了,让在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感动地想流泪。
虽然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但是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红黄蓝亲子园会定期提供家长和孩子互动的平台,即所谓的“亲子互动”,在那个平台,家长们还可以定时交换育儿经验,看看别的孩子的成长;创艺宝贝早教推崇的理念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通过美术、游戏学习观察世界,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那里的教室,孩子们可以在墙壁上涂鸦,完全不受到限制,但是仅限在教室的墙壁;蒙氏幼儿园提倡“混龄教育”,园长说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用大孩子的行为方式去引导小孩子,或许比老师教育来的更有用。
综合各方面来说,早教机构给了孩子们第一个社交圈,让他们学会了人际互动、换位思考;培养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对孩子们潜能的开发;把音乐、美术、文化、科学所有的领域融合在一起,让宝宝各方面全面发展。“早教理念不是要孩子背多少首诗,会认多少个汉字,而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培育宝宝的综合素质和潜能方面的开发,这将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红黄蓝的园长说。
早教成“80后”父母新宠
目前大部分幼儿的父母都属于80后。小张和妻子二人都在椒江的事业单位上班,无暇照顾孩子,他们对于双方父母的教育也不是太放心,怕把孩子给宠坏。由于好的幼儿园报名实在太热火,招生人数也有限,小张说自己还托了朋友关系把孩子送进了在椒江具有极好口碑的景元幼儿园。它的教育模式集亲子教育和幼儿教育为一体,小张说能省心好长一段时间。
“婴儿时期学游泳、幼儿送去早教、再大点根据孩子的兴趣不惜血本地上培训班……”为了不错过孩子任何一个成长期,家长总是不会放弃任何有利的机会。“80后”父母本身接受教育的层次较高,大多又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与父辈们相比,他们更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
问 题
早教费用昂贵
好的早教机构效果固然不错,但是再普通的一节课,算下来也要上百元的费用。学费昂贵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家长对于孩子的潜能开发,也是不遗余力。现在的“80后”父母,早教机构已经成了他们的刚性需求品,这不仅开发了宝宝各方面的潜能,也省去了带孩子的时间。小张表示虽然费用较高,他和他身边工薪阶层的朋友都觉得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他们不会因为费用问题而放弃早教机构。
带着疑虑,笔者采访了几位早教机构的负责人。红黄蓝的园长告诉笔者,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园内的环境设施、各块区域都需要较高要求,软硬件的投入使得成本就非常高。在创艺宝贝,笔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颜料都比较特殊,可直接接触皮肤,有些甚至误食也没有问题,当然是价格不菲。因此负责人说价格虽然高,但相对小朋友的安全还是非常值得的。
在蒙氏,优美宽敞的环境、独特的装修设计、小班化的教育模式,每个楼层必备的玩乐设施,让笔者不得不感慨费用不高才怪。
“身份问题”令人烦忧
我市究竟有多少的幼儿园和早教类学校?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走访了市教育局发现,截至2009年年底,我市幼儿园总数就达到了1592家,其中85%以上属于民办。当询问到早教类学校,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至今没有早教机构在教育部门做过登记。
笔者了解到,目前早教尚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这块只负责幼儿园的准入和管理。国家教育部门不负责早教机构的审批和登记,也没有监管责任。“目前有些早教企业会以商业机构的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因此市场上究竟有多少早教机构也难以统计。”工作人员说。
没有“正式身份”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是没有长期行业发展规划,另一面是监管处于空白。“目前早教机构的办学条件、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师资力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靠着机构的自觉自律。”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张秋萍说,“因此,家长们选择此类机构要更加注重考察它的资质、口碑和专业性。”
引 导
早教机构“教”父母还是孩子
早教机构“教”的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改变,还是对孩子的培养?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的看法不同,家长们的想法也存在差异。
红黄蓝属于前者,他们更注重对父母培养方式的引导,经常举办亲子活动来灌输给家长们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创艺宝贝属于后者,他们上课的过程中是不建议父母参与的,负责人林波认为,0到7岁是宝宝自身心理、生理从觉醒到快速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如果得到外界适当刺激和激励,会对宝宝的心智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父母们在这个看法上也分为两类。在临海从事教育行业的小陈把孩子放进早教的目的是“偷师”,看看早教机构对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自己也好学习一下以便以后在家里能够更好地跟女儿交流。小张则认为孩子本身就具有自己的学习认知能力,在幼儿园里,他就已经充分地锻炼了语言和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也比以前来的更好了。
不过林波认为,无论他们能够做得多好,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的根本,早期教育、学校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为宝宝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理念。
避免“盲目跟风” 理智选择
曾有个报道说,一半以上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去早教是因为看到别人的孩子也是如此。这是一种跟风行为,但是究竟是否算盲目呢?
“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幼儿早期教育应该根据其生理发展规律、认知发展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特性和喜好等,客观地引导、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即采用适龄化早教的方法,‘量体裁衣’的进行早教,不能过早地过度开发孩子的能力。”张秋萍说,“家庭是根本,孩子健康成长首先要有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亲密的呵护,这对于幼年的孩子尤为重要,这并非早教机构所能代劳的。唯有将家庭早教与专业机构的早教相结合,才能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