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太小,南京鼓楼区一小学部分学生只能在楼顶做操
排在后面的学生已经顶到花坛了
老城区小学的体育活动场地太小了!课间没有活动的地方,甚至体育课也要争场地来上……最近,南京鼓楼区力学小学三(3)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老城区小学活动场地增容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他们提出,建议邻近学校和社会体育资源向小学生开放,也希望政府明确小学体育活动场地标准。甚至“单独两孩”将带来的入学人数增加,孩子们也想到了,他们希望相关部门尽早行动,给孩子们宽敞的活动空间。
小学生生均体育活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南京市教育局,2005年)
新建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学生们随机抽样了老城区19所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全部未达20平方米的标准,最小的仅1.85平方米。具体看体育活动面积,以力学小学为例,生均不到1平方米
3个班学生在楼顶做操
昨天下午2:10,课间操时间到了。记者在南京鼓楼区一所小学看到,操场上站满了学生,一部分学生甚至站到了教学楼的台阶上,还有几个队尾的学生都被挤到了花坛边上。除了操场上的小学生,楼顶上竟然也有学生在做操。
楼顶空地成临时操场
记者发现,在教学楼的4楼和5楼楼顶各有一片空地,上面都铺着正方形泡沫板。4楼楼顶有1个班学生做操,5楼的空地稍微大一点,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上面站着两个班的学生,近60人,他们排成7列,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只有0.5米。
学生们做操时还拿着半米多长的棒子,因为施展不开,他们更像是在操练一场“温柔”的武侠动作片。轻轻地抬手,但还是棍棒交错,一不小心棒子就会和旁边的同学来个亲密接触。
“我们这哪是操场啊!”“这已经够小了,我们这层楼的都不够用,楼下五年级的还跑上来玩!”小学生们嚷嚷,六年级一名班干部说,每次组织班里同学她都很头疼,因为地方小,很容易凑成一团。另一名同学则告诉记者,因为在5楼,课间时间紧,这里是他们唯一的活动场地,“但是除了站在楼顶吹吹风,也没什么好玩的。”
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们也很无奈。蔡老师带的五年级一班就是在4楼的小空地上做操的,2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她一直都站在学生的队列里,“活动场地有限,孩子们又好动,下课了也不能回办公室,得一直看着他们。”
体育课只能轮着上
孩子们在楼顶做操,是因为地方不够。校园三面是教学楼,中间是学校的操场,教学楼的走廊就是操场的看台,还有几个游乐设施和一个篮球架“缩”在校园一角。老师介绍,全校500多名学生无法同时做操。这块操场不到1500平方米,算下来,一个孩子不到3平方米。
二年级一班的陈老师说,由于操场面积小,每次上体育课,篮球、足球、跑步这些运动都不能很好地开展, 每次操场最多只能有3个班的学生上体育课。“学生们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了,而且效果也不好。”
老城区19所小学
“生均面积”不达标
鼓楼区这所小学太挤,不得不在楼顶做课间操这件事,最近被力学小学三(3)班的小朋友写进了“关于老城区小学活动场地增容问题”的活动报告。其实,同在一个区的力学小学比这所学校还挤,今年3月,力小三(3)班开会商量公民教育实践的主题。最后,“关于老城区小学活动场地增容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39票最高票当选。
体育活动面积不达标
孩子们查到了《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南京市教育局,2005年),当时已经规定,小学体育活动面积标准不低于每生3平方米。即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对新建小学明确规定了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二十平方米,并明确现有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未达到标准的,在城镇建设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不过,其中没有体育活动面积的标准。
学生们随机抽样了老城区(鼓楼区、秦淮区、玄武区)19所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全部未达20平方米的标准,生均面积最小的仅1.85平方米。具体看体育活动面积,以力学小学为例,学校的操场差不多1500平方米,在楼中间还有一些体育活动空间,平均到2700多名学生,一人约一平方米。
建校早,学生增长快
学生们了解到,老城区小学建设较早,建设均按当时的标准执行,与现在的标准相比,不管是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均落后。周边建筑密集,没有可直接利用的空余地块,不利于老城区小学的扩建。
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老城区小学一般建校时间较长,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家长通过购买施教区内的住房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这就造成了老城区小学适龄儿童急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