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少”考试低龄考生唱主角
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剑少”小考生已经超过百万,且有低龄化的趋势。最近5年里,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报名的学生多为小学二三年级的低龄考生,幼儿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其中最小的考生还不到5岁。“学前考下一级,二年级结束时拿下三级,然后开始学习"三一口语",四年级后锁定目标中学的要求,做有针对性的准备,除了英语还得学奥数,最好还要有文体或者科技特长,这样"小升初"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按照明明妈妈的规划,所有考试必须一次过关,否则就会影响升学“大计”。
升学成英语学习最大动力
青少年英语教学专家、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口语考官监察官朱丽英告诉笔者,在孩子学英语问题上,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是否达到某些考试的水平、级别,而抹杀了孩子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一些小学生学英语最大的动力就是“小升初”。由于学习目的太过功利,往往是家长花了大把时间和金钱,结果却把孩子学伤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曹文教授也表示,有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孩子参加全球性英语考级,成绩往往并不理想,与投入远远不成正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过于功利化。像“剑少”一类的国际性考试原本是非常科学、系统的测试体系,但是迫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掌握真本领;有些老师为了提高通级率而满堂灌,违背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规律,成绩自然不会尽如人意。
提高成绩、培养能力不矛盾
曹文表示,其实提高英语考试成绩与培养能力、兴趣并不矛盾,但是教材、教法和学法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哪个方面没有做到位都会影响学习效果。以“剑少”考试为例,从教材来看,目前市面上以“剑少”考试为考纲编写的教材不只一种,内容新颖、形式活泼、配套资源丰富的教材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教法来看,在少儿英语教学中,中国的老师往往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太过注重形式,要么是纯粹讲语法、应试,由于接受专业化培训的机会有限,国内的少儿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尚有差距。从学法来看,低年龄段的学生喜欢歌曲歌谣、故事、游戏等活动,但如果太过形式化,孩子很容易热热闹闹地学,干干净净地忘。因此,老师要找好平衡。
TIPS:“剑少”新教材问世
近日,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外研社合作出版了一套最新的教材——《剑桥国际少儿英语》。它以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最新公布的“剑少”考试大纲为基础编写,以Star Family一家的生活为主线,把歌曲歌谣、故事、游戏、练习都融合在一起,通过纸介教材、CD、互动DVD以及网络学习系统全方位展现学习内容,打造了一个系统化教与学体系。而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课外辅导老师,孩子们每天在平台上学习5至10分钟,就能及时巩固所学。 (责任编辑:朴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