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儿童选美:圆梦之路?

行业

2010年11月11日

在美国奥斯卡获奖影片《阳光小美女》中,小女孩奥莉弗接到儿童选美比赛通知,被破产、自杀、自闭、吸毒等种种问题困扰的一家人于是暂停争吵,租了一辆面包车,踏上了为奥莉弗和一家人“圆梦”之路……

在英国,也有不少“奥莉弗”。她们在家人支持下,像成人一样盛装打扮,辗转于各类儿童选美比赛,或是寻找自信,或是延续家人的梦想,或试图打开通往未来“成功”的捷径。

儿童选美成风

现年7岁的安贝尔眼皮上涂着金色眼影,头发上别着两个闪光的发卡,身穿一件镶有绢花的淡粉色连衣裙。安贝尔的偶像是好莱坞少女明星米利·赛勒斯。她梦想在儿童选美比赛中胜出,加冕“小美后”。

安贝尔给英国《观察家报》记者展示了她今年初参加“小英国小姐”比赛的参赛资格证书。记者问安贝尔是否喜欢参加选美,她想了一秒钟,点了点头。当被问到今后是否还会参加类似比赛时,她回答说:“会,只要妈妈允许。”

5年前,英国还没有儿童选美比赛。现在,每年都会有20多场儿童选美比赛,吸引数以千计的女孩参加。很多参赛者年仅5岁。有一项选美赛事规定,12岁以下者都可参加。

和成年人选美活动一样,儿童选美通常也有数轮比赛、多个环节。在晚装环节,女孩们穿着塔夫绸晚装,佩戴施华洛世奇水晶,大走猫步;在才艺展示环节,女孩们拿出各种看家本事,边唱边跳为自己攒人气。获胜者奖金不菲。例如,“英国小姐小岛”比赛的获胜者可获2500英镑(约合3750美元)奖金。

不过,女孩们想要脱颖而出绝非易事。现年13岁的萨莎·本宁顿是英国最成功的“小美后”之一。她为了选美可谓费尽心思:每星期做一次“美黑”皮肤护理,每月做一次美甲,还要经常给头发做漂染,维持“金发小美女”的形象。

参加选美比赛的女孩们似懂非懂地模仿着成年模特和影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当今“美貌重要”的价值观。不少人认为,这种选美活动导致儿童过分注重外在美,忽视了心灵美。英国一家儿童保护机构Kidscap负责人克劳德·奈茨说,儿童选美“给孩子们带来的信息是:用特殊的、肤浅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价值”。 在奈茨看来,儿童选美让童年更加“商业化和性别化”。“这些年轻女孩早熟。她们想让自己看上去成熟,就修饰自己。她们看上去坚定而自信。但如果是建立在短暂事件(选美)的基础上,这种自信能维持多久呢?美貌、外表魅力确实重要,但这不应该是一个孩子衡量自己的全部标准。”

受瞩目的代价

也有人认为,选美活动可以产生娱乐效应,同时带给女孩们自信,何乐不为?英国唯一独立的模特咨询机构“阿尔芭模特信息”创建人凯蒂·弗劳德说:“我个人认为选美是件好事,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现有的假小子文化。我看到(参加选美的)女孩们保持体重,饮食健康,举止良好,将辛苦挣来的零花钱用在购买选美行头上。”

不过,参加儿童选美所费不菲。“小英国小姐”比赛光报名费就高达200英镑(300美元)。此外,父母还要花几百英镑给女儿购买行头。为了参加比赛,安贝尔的母亲萨莉给女儿买了一件镶钻晚礼服和一件弗拉明戈风格的红白圆点连衣裙。

现年36岁的萨莉曾是一名空姐,现在是全职妈妈。她此次也参加了“小英国小姐”比赛“美妈”环节的比拼,但没有获胜。萨莉认为,这是因为评委眼光有问题。“我有一天也会引人注目,这个想法令我着魔,”她说,“我会出名。为什么不呢?有时看到电视上的那些人,我就会想:"他们有什么我没有的特质吗?"”

不过,萨莉否认让女儿参加选美是因为自己想获得关注。她说:“我没有强迫她(安贝尔)。她一直喜欢站在照相机或电视镜头前。她从3岁起就开始表演、跳舞。在我们看来,选美是新体验。这是种不同的经历。”

萨莉目前和丈夫处于分居状态。她负责照顾安贝尔和5岁的小儿子凯努。萨莉承认,为了参加选美,一家人不得不节衣缩食,她自己不会再参加此类比赛,否则将负担过重。“如果你无法获胜,代价就太高。如果没有获胜,就只能得到这个……”萨莉拿出一个银色塑料王冠,皱着眉头说:“为了这个——200英镑?” 安贝尔最终还是没能获胜,只得了个“最佳举止奖”。萨莉说,看到女儿没有赢,她的心都碎了。安贝尔却表现得自信十足:“我想我应该是第一,不是第二也不是第三。有一天我会赢。”听到女儿这么说,萨莉夸赞道:“好姑娘!”

寻找自信之路

现年11岁的泰尔卡·顿艾拥有超出同龄人的冷静、成熟和口才。对她来说,参加2010年“英国迷你上镜小姐”比赛只是兴趣的延伸。泰尔卡小小年纪,却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演员,曾参演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电视连续剧,还有过为动画片配音的经历。

“我从小就喜欢表演和模特行业,”泰尔卡说,“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选美比赛,就告诉妈妈我想参加。”泰尔卡的妈妈邦妮也曾是一名少女模特,她支持女儿的决定。她说:“泰尔卡非常聪明,许多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

然而,母女俩看到很多参赛女孩都浓妆艳抹时惊讶不已。邦妮说:“真是大开眼界。我们从没想过她(泰尔卡)需要化妆。”

泰尔卡也认为,化妆虽然使人更漂亮,但儿童有自然美,没必要化妆。“当你还是个孩子时,就应该享受童年、玩得开心。”

泰尔卡说,她参加选美只是出于好奇。“我参加选美,但这不适合我,”她说,“我喜欢表演,因为它需要动脑筋。这是一种挑战,而我喜欢挑战。我梦想出名,但出名得有个理由。我希望人们因为我的贡献而记住我。”

有些孩子却很享受盛装打扮获取关注的过程,对她们来说,参加选美是为了提高自信心。现年11岁的克洛艾·琳赛因为超重在学校里常受欺负。“他们叫我"胖芭比",体重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她说,“我的自我评价一度很低。有一阵子我不吃东西,也不出房门。我就穿着睡衣坐在屋里,什么也不想干。” 为了重塑形象,克洛艾开始在当地舞蹈学校上舞蹈课,并很快开始参加一项每周末举行的自由舞比赛。她和其他参赛者一样,化上浓妆,穿戴装饰羽毛的艳丽服装和亮闪闪的配饰。

“我喜欢打扮,因为这让我更自信,”她说,“我打量一下自己,然后上台。哇!我漂漂亮亮地去跳舞,让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

“家教”的作用

有人认为,儿童选美赛事的涌现是儿童“成人化”潮流的一种表现。一些超市曾因出售面向儿童的文胸和钢管舞工具受到指责。一些经营女性用品的公司辩称,现在的女孩比以前的女孩要早熟。

还有专家指出,孩子的喜好与家长的教导有密切联系。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菲雷迪说,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较高,希望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父母往往极度自恋,所以每当孩子对某一件事情产生轻微兴趣,他们都会抓住,”菲雷迪说,“如果小约翰尼喜欢小提琴,他就会成为作曲家。如果小玛丽练习体操,她就会获得奥运会金牌。由于名人文化的存在,来自父母的推力不可避免。”

去年,美国《哈佛大学周报》采访了热衷于儿童选美的41名母亲,她们每年平均送孩子参加5场选美比赛。研究人员希拉里·利维指出:低收入、低学历的母亲送孩子参加选美,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未来提高社会地位的技巧。《哈佛大学周报》援引一名母亲的话说:“我想让我的孩子意识到,有些人比她优秀。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我希望她能早点意识到。”而另一名母亲将女儿所有的选美奖金积攒起来,用作她将来上大学的学费。

一位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怀孕的时候就在想:"哦,赐予我一个好看的孩子吧,赐予我一个好看的孩子吧。"因为这意味着她将来会有更多机会。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也不是说我的观点是对的。但现在的情况就是,漂亮的人有更多出路。” (责任编辑:王丽莎)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