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很多爸妈认为孩子必学服从大人,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但是在社会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些观念这个新时代吗?爸妈们所说的爱,真的是爱孩子的吗?
很多家长都爱在吃饭时给孩子进行说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却没发现孩子越吃越慢,越吃越少,到最后一提吃饭就满脸的不情愿!这是怎么回事?都是“饭桌教育”惹的祸!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近日,一位思想意识超前的妈妈因为女儿对性知识的迷茫和好奇,竟然上演了一场性教育的现场直播——让老公脱下裤子给女儿看!对于这位妈妈的行为,有的人说“奇葩”,也有不少人表示理解。
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恶霸”,总是欺负小朋友,但是麻麻说,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实家长与其强迫孩子隐忍,让孩子压抑自己,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还不如教孩子正确的“打架”还手姿势。
美国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把幼儿园是否安全作为选择幼儿园的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才是考虑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大多数幼儿园都有一个共性,不仅在管理上人性化,而且每个细节都充分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值得国内的幼儿园借鉴。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揪心的是父母: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入园,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作好哪些物质准备?
伊伊在家里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但是入园一周后,我们没有想到,遇到的最大挑战,竟是她的午睡问题。老师向我们反映,只要一听到“小朋友,我们要准备午睡了”,女儿就会哇哇大哭,无论老师怎么劝说,就是不肯上床。这时,我才了解难怪女儿回到家里,没过多久,就嚷嚷着要睡觉,我们还以为是她在幼儿园玩累了呢。
我曾亲耳听到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说“爸爸,阳阳的爸爸带她去大理玩了,你带我去海南吧。每个小朋友假期都要出去玩,我也要去。”无独有偶,桃子妈妈反应说,最近桃子很反对让姥姥接送她去幼儿园,理由是,别的小朋友都是开车送去的,只有姥姥是带她坐公交去。在这些孩子的观念里,他们会比较谁的衣服更好看,谁的玩具更好玩,谁的爸爸更有钱......金钱至上和阶层观念让他们失去了本应有的童真。小编想问,这样下去真的好吗?如此价值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人生会不会只剩下了向着权和钱迈进?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近几年,“男孩危机”已受到高度重视。“男孩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教育危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危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起步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开放、更自由的成长环境,观察自己孩子的潜能和优势,并努力将之发掘培养壮大。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则要满足其物质需求。专家说事实上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重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富养女儿,则要塑造其良好的气质,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
一些家长平常的习惯和性格,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规定: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面对好成绩孩子自己倒可能还不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
富养,不是明星的专利,近年来,随着“富养”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更愿意富养女儿。但是,真正的“富养”你了解清楚吗?又或者你的行为是否不知不觉偏离了“富养”的初衷呢?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平日里,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多父母根本无心去想,到底应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盲目遵循一些所谓“老理”,从而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为人父母,这种教育方式会毁了孩子!萌爸辣妈,你们得“病”了吗?
许多谈论儿童身心发展的书告诉我们:学龄前的男孩在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比同龄女孩来得慢,比如:语言的发展、情绪的控制、大小肌肉的运动、形体的控制、听觉发展、声带发育等等。事实上,从多年的教学中,我也发觉的确如此。
孩子学习一些才艺特长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的孩子反觉得是一件负担,孩子如感到是负担,就不太好了。再加上教育目的和方法不得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在送儿童去学习的同时,还应尊重儿童自己的兴趣。而且,家长还应根据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理智地选择学习时间。下面给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资料,以供家长参考。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