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即将形成的2万亿市场的消费份额,真像诱人的“大蛋糕”,勾起世界众多孕婴童消费品供应商和品牌企业的“食欲”;随着中国新生儿消费市场的世界大门将逐渐减免关税大大地敞开,许许多多有名和无名的孕婴童消费品从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而电商线上购买形式逐步被年轻消费者接受,又使网上市场竞争硝烟不断,使得中国的这块市场更热闹了。
欧盟于1984年引入配额机制以解决牛奶产量过剩的问题。随着世界市场对欧盟奶制品需求的上升,2003年欧盟确定了取消配额制的时间以给生产商更多的应对市场需求的空间。过去5年来,欧盟奶制品出口量增长了45%,出口额增长了95%。
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四月起,欧盟取消实施30年的牛奶配额制度,全球乳品供给总量提升。受相关政策影响,国内低价进口奶粉阵营日益强大,中国奶粉价格战或将再起。
“新希望低价奶粉的上市,与君乐宝奶粉一道形成了国产奶粉优质优价新阵营,预计年底还会有六到十家厂商加入。这个新阵营炮火对准的是高价洋奶粉,曝光的是洋奶粉的成本。”相关人士指出,打的是洋奶粉的脸。证明了国外原装进口奶粉的成本与国内相差无几,彻底揭露了一些洋品牌以产地概念卖高价的戏法,这让洋品牌以后无法再以产地名义为高价暴利自圆其说。
欧盟牛奶配额制取消,对中国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当前不会被打趴下;而这种制度的取消对中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国内乳企可以有更多选择和议价空间,如果进口量大增还可以倒逼国内乳业转型升级,市场进一步规范。
过去的2014年可谓是乳品产业颇为动荡的一年,对于国内的奶企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国产奶粉在受到消费者不信任和进口奶粉挤占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艰难的前行着。那么中国奶企该如何冲出重围,迎接春暖花开的季节呢?
最近,一款宣称为新西兰原装原罐进口的婴幼儿奶粉以99元的低价火爆开抢。这究竟是一种商业行为,还是给老百姓的真正福利?面对奶粉企业商业模式的改革,“互联网+”的模式日趋深入,如何正确面对价格战,如何在虚拟世界里购买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将成为消费者新的购物挑战!
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液态乳市场呈现出“价涨量不涨”的情况。与销售额全年保持两位数的涨幅相比,销量增幅则为0。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液态奶产品市场正趋于饱和,同样赋有健康食品特征的植物蛋白饮料,或成为饮料行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
欧盟放开牛奶配额制度会给全球乳制品行业带来影响,主要就是通过供应量的增加改变全球市场供求关系。一旦欧盟大量出口婴幼儿奶粉至中国市场,数量、品质及价格降低多方面因素会给正在恢复的国产奶粉打击甚大。
奶粉消费调查数据显示,61%的消费者日常购买奶粉的价格多数集中在190元~300元/罐。有行业人士认为,相对品牌、口碑等因素而言,低价对于消费者吸引力有限,表示对试图借“低价+互联网”的方式打开局面并不乐观。
尽管拥有较大优势,生产配额放开后,欧洲乳品要想全面登陆中国市场也非易事。欧洲乳企欢呼雀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在彼岸的中国乳品企业犹闻一道霹雳,让处于全面转型的中国乳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移动互联时代正在颠覆传统的营销理论,如果我们继续用传统的眼光来解决动销力问题,仅仅围绕促销、广告、陈列打转转,无异于刻舟求剑。那么,移动互联时代婴儿配方奶粉终端动销力的核心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应该从哪些发面来扯动动销,释放产品动销力呢?
亲贝网讯 4月8日消息,近日“2014年最受欢迎婴童品牌暨第三届金婴奖年度评选”活动正式落下帷幕。高培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获得2014年度最受消费者欢迎品牌奖。
关于酸奶的最新报告显示,2009至2014年,酸奶总市场销售量实现翻倍,增长了111%。预测,在未来五年内,中国酸奶零售市场将持续增长,2019年的销售量达到412.8万吨,销售额达605亿元人民币。
在欧洲乳品竞争的重压下,国内乳企才会“穷则思变”,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以奶牛养殖为例,目前国内规模化牧场养殖成本高,造成原奶价格高于欧洲,牧场平均收购价比欧洲主要国家原奶价格高30%-40%。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