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中医介绍小儿消化不良主要原因

小儿中医

2014年05月06日

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脾胃疾病,在中医里,消化不良被称为积滞,主要是指小儿摄入过多、过杂,导致乳食停聚,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当下,小儿消化不良尤其在春节等节日期间发病明显,远东小儿内科专家指出,儿童消化不良在春节多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节日期间,食物多种多样,而孩子自制能力较差,饮食无节制,吃得过多、过饱所致。因而,在节日期间,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吃的过多过杂,合理安排饮食,以免伤了脾胃。

暴饮暴食是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

暴饮暴食是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也是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患儿吃的过多,过饱。由于小儿饮食不知自节,温寒不知自调,见到喜爱的东西就容易多吃,吃得多自然消化不良;还有不少孩子喜欢吃油炸、煎炸,易上火,或肥甘厚味,生冷的食物,或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偏食的孩子往往喜欢一种食物就多吃,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但有的孩子吃的也不多,为什么也会出现消化不良?专家认为,导致消化不良除了吃的多外,孩子吃得过杂,脾胃受损,也会出现消化不良。

此外,对婴儿来说,常见的消化不良病因,是因为添加辅食过多过快,没有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3个月内的婴幼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差,需特别注意。

脾虚。有些小孩先天脾气不足,脾虚是导致小儿消化不良的第二大因素,中医认为,脾之于胃犹如转磨也,脾虚运化不足,易导致饮食停滞,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病愈后没有及时调理脾胃,中医特别注重病后调理,有些孩子患病后没有及时调理脾胃功能,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此外,如果孩子因为发热用了过量的寒凉类药物,伤了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受到影响,也可导致消化不良。

专家提醒:

小儿脾胃受损或脾虚,有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因而消化不良症状较轻的患儿,不一定要用药,通过饮食调理,就能缓解。但如果孩子出现严重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发低烧,手心脚心发烫等症状时,则不建议在家调理,应该及时送医诊断,在专家指导对症治疗,否则,长期消化不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

来源: 作者:尹松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