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胖东来区分“父婴室”与“母婴室”,照见育儿友好型社会细节

社会热点

2025年09月10日

  “父婴室”的出现,是国人“因地制宜”的智慧。

  近日,河南新乡胖东来商场将原有的“多功能婴儿护理室”更名为“父婴室”,与“母婴室”区分开来,引发网友热议。商场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在保障哺乳妈妈私密需求的同时,更明确地满足爸爸们的带娃需求。设施内部并无变化,但标识变得更加清晰。

  从表面上看,这与国际上推行性别中立“家庭卫生间”的趋势不尽相同,但却收获了国人普遍好评。这背后反映的或许正是基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务实之举。

  与国际上常见的“家庭卫生间”相比,“母婴室”与“父婴室”的分设,看似是一种区隔,实则是一种引导和提醒。它明确告知了社会:育儿是父母共同的责任,而父亲的角色同样需要被看见和认可。在传统观念仍占相当比重的社会环境里,许多父亲对于进入“母婴室”也许感到迟疑,面对多功能婴儿护理室可能产生困惑,而专门的“父婴室”则给予了他们名正言顺的空间和勇气。

  这种改变,是通过标识的细化,更好地照顾了不同人群的心理舒适度。哺乳妈妈仍需私密空间,而爸爸们也需要一个不会引起误会的护理场所。这种设计既尊重了中国文化中对哺乳私密性的较高要求,也积极鼓励了父亲更多参与育儿责任,可谓一种“因地制宜”的智慧。

  胖东来的做法受到称赞,正是因为其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进步中的细微需求——不仅是提供设施,更是通过标识的明确化,传递出价值导向。它向社会宣告:父亲带娃不仅正常,而且应当被专门考虑和支持。这种细节上的用心,恰恰是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最需要的实操精神。

  当未来社会上父亲带娃更加普及时,“家庭卫生间”或许会成为主流选择。但就现阶段而言,这种细分无疑是一种进步。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包容,不在于设施形式的统一,而在于能否切实地满足每一个人有尊严的需求。

  转自:大象新闻(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来源:大象新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