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儿园应如何科学选配玩教具

幼儿园安全

2013年10月29日

 

玩具是儿童的亲密伙伴,从蒙台梭利到瑞吉欧,从陈鹤琴到陶行知,教育家们在儿童教育研究与探索中,或多或少地指出了玩具和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寓教于乐”也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幼儿的学习有自身的特点,需要通过视、听、感、触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幼儿通过研究玩教具,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一方式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又能让幼儿在摆弄玩教具中建立起真实事物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对于幼儿园来讲,把好选购玩教具的安全关,引导教师高效运用玩教具,让幼儿在与玩具的互动中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显得十分重要。

4

亲贝网配图(www.qinbei.com)

幼儿园选购配置玩具要谨慎

玩具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扩大孩子的眼界,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知识。作为园长,在购买玩具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才能确保玩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第一,标识应清晰完整

玩具包装或吊牌上应注明厂名厂址,适应年龄范围,并且在醒目的地方,注明采用标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注意玩具的附件

对于好动的儿童,应注意查看玩具上是否注明内有小零件的注意事项,防止孩子拆卸下来吞食,造成窒息等危险。

第三,注意材质问题

由于幼儿园孩子小,身体抵抗力差,对幼儿身体有危害的材料制作的玩具要杜绝,比如闪光玩具容易伤害儿童的眼睛。儿童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差,尽量不购买此类玩具。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使用玩教具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而且还需要运用相应的玩教具来辅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要合理选用玩教具及其它相关的学习用具进行教学。玩教具作为幼儿学习的辅助工具,它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是引导和促进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作为教师该如何恰当地使用玩教具,该怎样摆放来促进教学呢?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目标和内容选用玩具

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活动目标和内容来选用玩教具,既要考虑玩教具在哪些环节来使用,又要考虑如何运用可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切忌因为选用玩教具的种类过多,或选用样式不当不能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或是因为选用不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见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导言部分展示了一个角色玩偶,她告诉幼儿今天请了一位“小客人”,可是她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没有丝毫联系到这位“客人”,就仿佛“客人”从未来过。有的幼儿看看老师,又看看“客人”,表情很疑惑。既然这类玩教具与活动无关,就不要出示。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很多的玩教具,从多媒体课件到玩偶、操作卡片、头饰,活动过程中让幼儿目不暇接。活动中孩子们玩了个不亦乐乎,可是对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情感的培养却未见成效。

可见,过多地使用玩教具会分散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并没有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对玩教具的使用不宜过多,也不能过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环节、合理安排,使用得当,充分发挥玩教具的辅助作用。

选用玩具数量适宜、确保质量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发展水平也不相同,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等都存在差距。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玩教具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中、小班幼儿的故事课中倾向于看图片和手偶表演,而大班幼儿则适合用操作式图片和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一般来说,中、小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游戏来学习的。而大班幼儿是通过观察、模仿、操作、体验和与他人(教师、同伴)相互作用来学习的。为中、小班幼儿提供的玩教具既要美观有趣,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体验和游戏中学习。为大班幼儿提供的玩教具,要在此之上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求,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

玩教具的选用数量要适宜,并确保质量和安全性。目前,幼儿园中可供选择的玩教具很多,有的是从市面上购买的,也有的是由教师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或者是利用自然材料(沙、土、水等)直接呈现给幼儿的。无论是何种材料,首先应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和质量。如果是废旧物品制成的就应消毒后使用,如果是市面上购买要看是否含有害物质,是否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低龄幼儿啃咬或摔打玩具。同时,玩教具投放的数量要合理,分配均匀,避免幼儿间相互争执。大班年龄的幼儿所使用的玩具或材料需要合作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协作配合,培养幼儿间分享和合作意识。

自制玩具“接力”成品玩具

目前,国内许多幼儿园提供的玩具器械成品多,自制少;价格昂贵,功能单一;创造空间小,无挑战性,这是否会让幼儿失去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呢?

利用自然生态的本地资源和地理历史文化的熏陶,是对儿童进行合理、有效教育的捷径。我园地处城郊,一是考虑到资金投入的局限,再就是考虑到特色资源的利用,每年在添置部分硬件的基础上,我们着重以废旧物品作为研制玩具的主要材料。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莫言先生的出生地——红高粱之乡。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其中“高密四宝”(茂腔、扑灰年画、泥塑、剪纸)中的泥塑与剪纸,就可成为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特色资源。经过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与引荐,我们与这些特色发源地的村办幼儿园取得联系,组织教师蹲点学习,将泥塑与剪纸的技术与经验带回来,进行全园师生推广。

泥塑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泥巴也是上好的天然玩具。由于泥巴不易采到,我们就利用面粉、植物油与颜料调和出具有韧性和色泽的“面泥巴”,供孩子们创意。现在,一块面团在孩子们手中已是游刃有余,不一会儿工夫就会变出惟妙惟肖的小玩意儿,充满了童真的人物、动物、植物,还有美食。

小班幼儿进行了编制玉米皮活动,他们的手工作品放到教玩具资料室,供小朋友们参观欣赏;中班幼儿进行美工活动时,就可以将这些玉米皮编制的小辫子、盘子、垫子等领出来,进行二次加工或涂色美化;大班幼儿协助教师布置环境,再将这些精美的“作品”挂到墙壁上。环境成为无声的老师,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挑战欲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210 +1

来源: 作者:wangrui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