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给孩子定规矩要注意方法

艺术培养

2011年03月15日

孩子似乎没有过错,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是否只能无奈地叹息呢?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专家提醒,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要慢慢地步人社会,适当地学会遵守一些规则还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孩子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规矩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不要随地大小便”很容易理解,也能自觉做到;但对于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做起来就较困难。这就是年龄的差异。因此,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我们的要求应有区别,尤其是对低年龄的孩子来说,规矩尽可能地少而具体。

其次,因人而异注意方法。除了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之外,还必须注意孩子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同样的规矩用同样的方法教给不同性格的孩子,其效果可能大不一样。比如,外出时遇到一位老者,妈妈要求孩子叫“爷爷好”,活泼外向的孩子会爽快地叫一声,而内向胆怯的孩子则会躲在妈妈身后,这常常会让家长觉得没面子,为了避免让别人说自己“教子无方”,很多家长会釆取威胁性的做法,如说:“再不喊我就不喜欢你了!”等等。其结果可能是孩子泪眼朦肽,大人也未必能如愿。其实,遇此情景,家长不妨主动揽过孩子:“我们和爷爷还不是很熟,等以后熟了自然就会叫了。”这样做,既可以不强行要求孩子,也可能让对方理解。

第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有时候,我们一时无法让孩子领悟某项规则的真正含义,如文中的张梅朋友很难一时让小牧笛理解为什么看节目不可以站起来到处走。而对于集体活动来说,统一行动又是必须的。如果带孩子参加这种活动,家长不妨给孩子带几本他最喜欢看的小画书,当孩子对台上的节目失去兴趣时,让他坐在那里安静地看书,这样既不会破坏秩序,又不至于让孩子觉得乏味。在给小孩子“立规矩”时,这种灵活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规矩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指望通过一次说教就让孩子明白很多道理。有很多规矩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遵守,还有很多规矩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去示范。如果我们自己见到他人每次都能够傲到面带微笑,亲切地打招呼,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把垃圾自觉地扔进垃圾筒……相信慢慢地,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第五,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有时也难免要用一些惩罚措施,但一定要让孩子在被罚时知道为什么,否则罚也无效。

最后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举止文雅大方,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孩子的天性和自然的成长历程。所以当我们遇到张梅朋友那种情境时,不妨试着先把自己的面子问题抛开,宽容而又从容地面对孩子带给你的种种尴尬。

+1

来源: 作者:fangyu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