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树立孩子输赢观念需因材施教

艺术培养

2011年03月14日

在对待输赢的问题上,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现,在教育方法上,父母要注意因材施教。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给出竞争中的三种孩子:

  1、不敢参与竞争的孩子。

这类孩子一般胆小、文静、内向,虽然内心有求胜的欲望,但惧怕失败,行动非常被动,一般不会主动参与竞争,但当他们被动地面临竞争环境时又会全力以赴。面对这样的孩子,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竞争热情,并为他们多安排一些他们能胜任的,或者说是实力相当的竞争机会,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在竞争中得到提髙。

  2、不能输的孩子。

有些孩子输了之后会很生气,甚至甩手不干。这些孩子一般自尊心特别强,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似乎只有赢和人们的赞扬才能证明他的能力,从实质上讲,他们是不太自信的孩子,他们总是力求成功以获得别人的好评,一次失败就可能导致他们的消极情绪甚至对自己的全面否定,然后以逃避获得内心的安宁。对这类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是确立他们的自信,使之关注自己的长处,并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在方法上,一方面要多给他们赢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锻炼他们对失败的承受力。

当孩子甩手不干时,不妨说:“输了就不玩,真没意思,爸爸再也不和你玩了。”当爸爸输了,孩子正得意时,不妨说:“输了就输了,有什么了不起。这回我已经记住你的怪招儿了,再来!”使孩子学会豁达面对失败,注意从对手身上学东西。另有一种孩子,输了之后不是甩手不干,相反是不依不饶,非要玩到赢为止,或喜欢从别人身人找“毛病”,如对手太强、对手犯规等,这类孩子是特别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孩子,他们比较灵活,一次失败一般不会使之丧失竞争的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对这类孩子的教育,重在让他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和这类孩子的竞赛,必须要有合理正常的竞争环境,使之赢得在理输得明白。

  3、输赢无所谓的孩子。

这类孩子表面看来似乎格外的沉稳,赢了不惊,输了不恼,其实是太多的失败已经让他们没有赢的奢望,对输也有了无可奈何、“知足常乐”的心态,究其原因,可能是早期生活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父母要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教育方法,竞争的起点可以设置得低一些,平时不妨让孩子多和一些年龄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玩,如遇到文中的情况,做爸爸的不妨先让孩子一车一马,然后在儿子的棋技有所提髙后,再慢慢少让。这样,家长既没有对孩子敷衍了事,孩子也可以在游戏中有输有赢。

总之,要让孩子敢赢也能输,培养起自信又不至于不知天高地厚,家长在输赢上的把握是需要费一番心思的。只要你不是在“应付孩子”,那么,你不过是一个棋局的设计者,而并不构成“欺骗”。

+1

来源: 作者:fangyu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