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让孩子正确面对输与赢

艺术培养

2011年03月11日

8岁的小悠悠本是个活泼爱笑的小开心果,一天到晚总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可这几天,她却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原来,快到“六一”节了,悠悠班里正在排演一幕童话剧。小悠悠一直刻苦地练习,希望能演里面的小公主,而到最后,老师却只给她安排了在背景里当一朵小花。这可让悠悠伤心坏了。每当看到演小公主的同伴带上那顶漂亮的皇冠时,小悠悠的眼里就会有泪花闪动。“不就是小公主没演上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爸爸的劝慰有些轻描淡写。

“没准是老师偏心眼。”奶奶的抱打不平让悠悠的心里更不平衡了。

“一点小事就这样,多没出息呀。”妈妈的话似乎也没有起什么作用。

其实,类似的情况生活中很常见,小女孩会突然哭着跑回家:“我跳绳总没有别人跳得好,小朋友都笑我。”热衷于踢足球的小男孩沮丧地对父母说:“他们说我踢球是臭脚,只让我守大门。”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父母也许都会像悠悠的家长那样安慰孩子,可这些话对安抚孩子的失望和伤心一般起不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孩子的特定发展有关。”从事社会心理研究的崔崴嵬老师解释道,“7~8岁的孩子的生活环境由相对比较狭小的家里开始转向充满挑战的学校和社会。合作和竞争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他们开始看重比赛的得分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换句话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渐渐地知道了比赛中只有一个真正的第一名,同时渴望自己能得到这个殊些在成人眼里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在他们眼中便成了天大的事:一次考试的低分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学不好,成不了好学生;小小的比赛失利会让他们好多天都垂头丧气……这些消极的想法往往会挫伤孩子的锐气和积极性,使他们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新的挑战。

怎样才能帮孩子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心态呢?

强调努力的过程

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我们努力的全部。重要的是我们在整个活动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很凑巧的是,小悠悠的姑姑是一位有心人,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地安慰悠悠,而是问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花儿演好的。你想不想努力当一朵最美丽的花儿?”这个提议很打动悠悠。于是,姑姑便和悠悠一起观察各种花儿,琢磨什么样的姿势能把花儿演得最美。慢慢地,小悠悠已经沉浸在她的角色里了。家里又开始响起她欢快的声音:“大家快来看,我又想出一种花的姿势,你们看好不好?”

进步的前提是刻苦练习

许多7~8岁孩子只看到别人打赢了比赛,可对于赢得这种胜利所需付出的艰辛还缺乏足够的认识。7岁的小羽虽然并不太热衷于弹琴,每次练琴都得妈妈催她,可当她看到和她一起学琴的好朋友李洋因为把曲子弹得流畅动听而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总是撅起小嘴不开心。妈妈告诉她:“李洋每天要练两个小时的琴,可不像你这样髙兴了才弹一会儿。”从那之后,小羽练琴变得刻苦了许多。

鼓励合作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过度地看重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是否重要,而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踢足球、打篮球之类的团队活动。告诉孩子在整个团队中,每个位置都是重要的,关键是大家是否因为合作而使每个人都有了进步。虽说美国著名的NBA明星麦克尔.乔丹篮球打得那么好,可只靠他一个人也是无法赢得比赛的。想想看,如果队友都不在了,谁来给他传球?

面对胜败,家长的态度要一致

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但有些家长自己却忘记了在孩子的胜利与挫败面前保持适度的应对方式。有些家长虽然在孩子考试失利时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没关系。”可当孩子考了100分时,却表现得像中了大奖似的,对孩子又是热烈地拥抱,又是大量的物质奖励。孩子会很敏感地觉察到这里面所包含的对待输赢的截然不同的态度。长此以往,无论家长平时怎么说,孩子都会觉得只有赢才能使父母满意。

评一评别人的输与赢

7~8岁的孩子经历的事情毕竟还少,光讲道理有时候很难让孩子明白输与赢为什么不能概括事情的全部,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我们所表达的信息,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评论别人的输与赢。我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他给孩子讲球的方式可供家长借鉴。那是中青队参加的某次大赛,虽说输了,可父亲却拍着大腿说:“照这样踢球,中国队冲击世界杯才有希望!”小外甥不解地问他:“爷爷,为什么这场球中国队输了,你却夸他们呀?”父亲回答道:“虽然对方的实力比我们强很多,可场上每个队员都踢得很顽强,这才是真正的比赛。”

如果家长能够抓住身边的机会多和孩子一起讨论有关输赢的话题,多从输的一方身上寻找闪光点,如,“看他多顽强!”“看,那个运动员虽然受伤了,却坚持跑完全程,真了不起!”渐渐地,孩子会明白,真正应该看重的,是比赛中每个人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是否超越了自己。

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目的不是让孩子觉得输赢都无所谓。如果输与赢真的那么不重要,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的比赛都可以取消了。但如果赢成了惟一的目标,生活就会变了味道。我们所要做的,是让孩子赢要赢得精彩,输也要输得潇洒。拿得起,放得下。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