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仅需要我们陪他玩,更需要我们了解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遇事是怎样想的,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遇到问题时,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帮助,把问题弄清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不少家长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去听孩子的感受,甚至有些人认为小孩子懂什么,他能有什么想法,大人要他干什么他就该干什么。如果我们抱着这种态度和孩子接触,就会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孩子,使孩子感到我们不爱他。
雨薇每天从幼儿园回家,一路都要讲她在幼儿园的故事。爸爸总是不耐烦地对她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可说的。”而妈妈去接她时,会耐心地听她讲,还时不时地插两句,和她一起聊,雨薇非常高兴,快乐得像个小鸽子。妈妈理解她,也让她感到了被理解的快慰。每当去幼儿园送她时,她总是对妈妈说,妈妈你来接我回家,我不要爸爸接,他不喜欢听我说话。
孩子渴望我们倾听他们的心声。虽然孩子的故事琐碎平常,但对孩子来说是他成长的重要历程。真正用心地听取孩子的心声,才能使我们和孩子的感情真正交融。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提醒,生活中,如果没有人和我们谈心,没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会觉得孤独、寂寞,会产生被人轻视的感觉,会有一种个人无足轻重的自卑感。孩子也和我们一样,如果我们渴望孩子理解我们的爱心,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外部表现和活动,还要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只有我们明了孩子的意愿,弄懂了他的所想、所感、所需,我们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他,孩子才能感到我们的爱。
被人理解就感到被人爱,因为理解是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