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引导着大人和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于是,很多家长抱怨广告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了坏影响,甚至提出要禁止孩子们接触广告。这其实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专家称,儿童、青少年是社会的人,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我们不可能将儿童一辈子封闭在一个纯净的屋子里,他们终究要走向社会,要成为社会的主人。既然广告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也是成人的消费指导之一,那么,接触广告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可避免。
广告是儿童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广告,儿童可以体验社会经济运作的形式,可以提髙对商品的比较和辨别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髙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需要以及在社会中成功地把握自我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需要训练。美国、英国等国就设立了儿童的训练课程,这些课程有的被称为媒介教育,有的则被称为消费训练。
由于广告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晚,我们成人都几乎没有来得及接受过某种消费教育,就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广告教育或消费训练了。我们只是把儿童交给了广告,听任广告影响他们,然后对这种影响及受到影响的儿童进行批评和责备。这样做无论对广告还是对儿童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比如,人们对广告的最多的批评是诱导儿童和青少年高消费。一些研究表明,儿童髙消费是因为儿童不理解广告,以为广告上的东西都是好东西,都是自己必须要的东西;拥有广告上的产品,尤其是拥有了名牌产品,就拥有了地位,就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就能赢得伙伴对自己的尊重。这里有对广告知识的理解问题,也有儿童的心理问题。广告教育就是要将广告内容与儿童自己的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独有价值,不被广告所淹没,并学会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利用广告。
由于广告是一种商业活动,它必然是鼓励消费的。至于社会价值观,只要不违反《广告法》和有关规定,广告不一定就非得承担起“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因此,仅仅批评和责备广告是不够的,家长和老师应该考虑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专门的广告教育或消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