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大自然教给宝宝的智能(图)

1-3岁教育

2010年07月14日

大自然教给宝宝的智能(图)

大自然教给宝宝的智能


春天到了,正是带宝宝出游的好时机。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天文等对宝宝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引导宝宝认识和观察不同的物种,并尝试将其分类可以有效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所谓自然观察智能,是指孩子对周遭环境有积极的观察力,对自然景物,例如植物、动物、天文等都有诚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怀。这项智能包括了对生物的分辨观察能力,如对动植物的演化,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其特点是能观察自然万物的形态,能辨识物种并将其分类,了解天然和人造系统的差异。

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拥有超强的自然智能,不过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自然观察者,绝大多数的孩子天生都是喜欢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具有自然智能特质的孩子,在生活中会呈现出敏锐的观察力与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有特别的分类、辨别、记忆的方式。

培养孩子自然观察智能的方法

1. 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对宝宝来说观察应该理解为用眼、耳、鼻、舌、手、脚等全身多种感官去看、听、嗅、尝、操作周围的事物。而不只是单纯的用眼睛去观察事物。

2.为孩子提供适当的观察工具

直接用身体器官观察大自然是有限的,在适当的时候,家长为孩子提供适当的观察工具,才能更好地支持和鼓励孩子的观察欲望。

3.广泛地浏览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人类的观察分为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两种,有意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周围环境、事物和现象的过程,3岁前的孩子还不易做到这一点,他以无意观察为主,笼统地感知周围事物是什么或者怎么样,但这些感性认识的积累对他以后形成逻辑思维水平比较高的自然观察智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根据资源的不同使观察有所侧重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值得观察的,如果附近有花园,就挖掘植物的观察智能价值,如果附近有动物园,就挖掘动物的观察智能价值。

5.让孩子充分享受他能驾驭的自然观察对象

一类是水、土、沙、泥等无固定形状的自然材料,孩子可以用眼、手、脚和身体去自由操纵,极大地激发他的探索欲望;另一类是天空、云彩、风、雨、雪、阴、晴等宏观自然现象,他虽然不可操作,但是大自然的力量使他的各种感官能够得到充分的体验,家长可以再加强主动引导,让他有意识地观察和感受;还有一类是蚂蚁、昆虫、小鸟、小鸡等小动物和花花草草等小植物,孩子能近距离地接触它们,密切地关注它们的成长与变化。

不同年龄段不同培养方法

0~3岁

此时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重要机会。如带宝宝到公园、动物园、校园等地走走。还可以去乡间看一看开满黄花的油菜田、蝴蝶翩翩飞舞,或是枫红似火……这时宝宝会对此进行模仿,如学动物的声音、动作,和它们做朋友。

推荐游戏:我们来玩冰

适合年龄:2岁至3岁

准备材料:冰箱里的冰格。

玩法步骤:

1.把小玩具或小雕像放进冰格,加水,冰冻。

2.把宝宝放进已经放好温水的浴缸中。

3.把冰块也放进浴缸,让孩子在水中探索冰的特性,也让孩子了解冰在融化时,会发生什么事情。

注意事项:注意维持水温,父母一定要和宝宝在一起,防止发生意外,此游戏不适合在冬季玩。

4~6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双管齐下,让孩子有亲身体验并搭配相关的阅读。唯有亲身的体验,感受才深刻,也唯有亲身的体验,才能让孩子对自然有感情。阅读与体验并行,则有验证、加深的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孩子养一只小动物,还可以因此写一小篇动物的成长过程记录。

推荐游戏:一起来种小土豆

适合年龄:4岁至6岁

准备材料:一些有芽眼的土豆块,一些土壤(或水),一个小花盆。

玩法步骤:

1.等土豆块发青的时候,开始和孩子一些观察。

2.土豆发出小芽后,和孩子一起种到土壤里(科技的发展,也可以种在营养水中)。

3.观察土豆幼苗的成长,告诉孩子植物生长的道理。

注意事项:夏天并不是植物生长的最佳季节,所以要注意为幼苗保持阴凉的环境。

小贴士

1.要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一定要让他接触自然,而接触和了解大自然,需要一颗随性的心来观察,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

2.要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而不是采取强迫的手段,兴趣和好奇心对孩子来说是成长的法宝,只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人,才会有意愿去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的奥秘。

3.让孩子在生活中照顾自然,例如栽种绿豆芽,并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孩子饲养宠物,如猫、狗或是小乌龟、小鱼等,可以让孩子有所寄托。让孩子学习自己照顾支植物,这些实际操作既可让孩子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可贵,还对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观赏接触自然之外,应该实际让孩子懂得照顾自然。大自然是地球妈妈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在观赏和游玩大自然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大自然,不随手乱丢垃圾,不乱摘乱踏,珍惜大自然的美丽。 文/舒克 编辑/刘广球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