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孩子放学,很多爸妈都满怀期待地问:“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却只得到孩子一句敷衍的“还行”或“忘了”。看着小小的身影,心里不免担忧:TA到底过得开不开心?有没有被欺负?吃饭吃饱了吗?
别着急,这不是孩子不愿意分享,而是我们问的方式需要点技巧。3-6岁的孩子记忆碎片化,表达能力有限,需要父母用对方法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为什么孩子“一问三不知”?
记忆方式不同:幼儿的记忆是片段式的,没有时间顺序概念。直接问“今天做了什么”,他们可能真的想不起来。
不理解抽象问题:“过得怎么样”对孩子来说太抽象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
提问时机不对:刚放学时孩子可能太累或还沉浸在游戏里,不适合马上追问。
这样问,孩子才会告诉你
1. 问具体不问抽象
不要问:“今天过得怎么样?”
试着问:“今天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中午吃了什么好吃的?”
不要问:“老师对你好不好?”
试着问:“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了什么游戏?”“老师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2. 用选择代替开放问题
不要问:“今天开心吗?”
试着问:“今天是开心得像只小兔子,还是有点不开心像只小熊?”
不要问:“中午吃了什么?”
试着问:“中午吃的是米饭还是面条?有鸡腿还是大虾?”
3. 借助工具和游戏
绘本引导:一边看绘本一边问:“你们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玩具吗?”
画画表达:请孩子画出幼儿园里最喜欢的地方或最开心的时刻。
角色扮演:让孩子当老师,你当学生,重现幼儿园的场景。
4. 把握最佳询问时机
不要急着放学就问,给孩子一点缓冲时间。
睡前聊天往往是孩子最愿意开口的时候,黑暗中的私语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周末回顾:周六周日可以问问:“这周最开心的是哪一天?为什么?”
注意这些“信号”,及时发现异常
虽然孩子说不清楚,但父母可以通过这些信号判断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
情绪变化:是否突然不愿上幼儿园?晚上做噩梦?
行为模仿:是否模仿老师说话或行为?
食欲睡眠:是否回家就饿?晚上睡眠质量如何?
绘画内容:观察孩子画中幼儿园的颜色和人物关系
如果发现孩子持续情绪低落、抗拒上学或有异常行为,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喜欢滔滔不绝,有的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敞开心扉。尊重孩子的个性,创造安全、轻松的交流环境,相信很快你就能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况了。
育儿无小事,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