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就做“小逃兵”
9月1日,爷爷带子昊去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报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小朋友,子昊一下子变得胆怯了,死死地拽住爷爷的衣角,不愿进校门,老师走过来准备带他进去,他却哇哇大哭起来,脸涨得通红。爷爷不忍心看孩子这样,只得带他回家,第一天上学,子昊就做了“小逃兵”。
第二天,爷爷费尽口舌终于把他送进幼儿园,等下午接时却发现他满脸沮丧。“老师不让我乱动,说我再哭就要给我打针。”小子昊向爷爷诉说委屈,不愿再去幼儿园,爷爷有些后悔以前对学校考察不周。到第三天,子昊发低烧,爷爷干脆不让他去学校了,就这样,小子昊在人生的第一道坎前就败下阵来。
亲贝网配图(www.qinbei.com)
老师支招:
深究原因,对症下药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面临一个陌生环境,要从个体生活过渡到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必然会产生很多不适应,不愿意去幼儿园,这是一个常见现象,家长需要做的是深究原因,对症下药。
有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对于上厕所、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都没有掌握,因此会感到恐慌不安,家长要注意提前培养孩子的这些基本能力。有的孩子是因为碰到语言障碍,比如他只会说普通话,而班上很多同学都说粤语,致使他不能顺利和其他孩子交流。幼儿园的老师一般都是双语交替教学,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听懂,此外,年龄越小,学习语言天分越高,在这方面,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还有的孩子因为性格内向等原因,不能及时融入团体,家长和老师都要尽快帮孩子找到一个好朋友,让他不感到孤单。
将孩子放心地交给老师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不忍心离开,这只会增长孩子的依赖心理,家长应该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师,相信他能做好一切。一般来说,在老师的努力下,两三周之后,他们都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坚持来幼儿园,不要中断,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另外,家长也要及时来接孩子,不要让他有被抛弃的感觉。
家长支招:
讲幼儿园故事
在给儿子报完名之后,每晚睡觉前,我就开始给他讲幼儿园系列故事。比如,去幼儿园会学到哪些知识,会有哪些奇遇。没过两天,小家伙每天还没睡觉,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听幼儿园故事,经常是我提问,他就高兴地回答。第二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寻找他的新故事。
宝宝回家家长“三不要”
一、不要刨根问底
孩子回家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反应,家长不必过多提到幼儿园,也不必讲过多的道理,孩子在学校待了一天,回家后他需要自由的氛围。即使孩子愿意表达,家长也要注意多做正面引导,多问问孩子幼儿园好的地方,而不要问他们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同学欺负了没有,这样反而容易形成一种反面的心理暗示。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尽量跟老师多沟通,也可以上幼儿园的网站了解,有的学校会把孩子一天的在校情况写在他们的博客上。
二、不要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接孩子回家时总是拿出各种零食或饮料让孩子食用,结果会促使他在幼儿园因期待零食而不好好吃晚饭,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三、不要迁就放纵
部分孩子在上幼儿园后脾气会变得急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会莫名其妙地找茬发脾气,有时候会出现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无原则地“迁就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