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个月左右的婴儿很少出现高热。如果在38℃以上,一般就不属于小儿科范围的疾病了,如中耳炎。至今为止夜里睡觉从不哭闹的婴儿突然在某1 天夜里开始哭闹不止,睡不好觉时,首先应想到中耳炎的可能性。次日清晨如看到某一侧的耳孔湿润,就可断定是鼓膜破了(婴儿的鼓膜即使破了也会很快愈合,不必担心)。然而,由于耳内流出的透明液体很快变干,母亲往往察觉不到婴儿耳朵的变化,从一开始就流出黄绿色脓汁的情况极少见。
中耳炎以外最常见的病是颌下淋巴结化脓。得了这种病时,婴儿的右侧或左侧颌下肿得很硬,头部不能转动,用手摸时非常痛,一般体温在 38℃左右。如果这时尽快使用抗生素,不用切除就可治愈。但多半由于肿块很快化脓,不得不进行手术。这种病外科很容易治疗,不必担心。
肛门周围长出的"疖子"变硬发红时婴儿也会发热。当看到婴儿大便时痛得直哭,就可断定是这种情况,这时体温一般在 38℃左右。对母亲来说,婴儿一发热就掀开尿布查看肛门似乎有点牵强。
关于幼儿急疹在后面有详细论述 。此病一般7 个月以后的婴儿多发,也有3~4 个月婴儿发病的。但这个月龄的婴儿发病时,发热不会超过3 天,有的1 天就退热,而疹子通常是在退热以后才向全身蔓延。这种疹子很像麻疹,在炎热季节,很容易把疹子当作痱子。不过,即使是疹子也能自愈,所以把他看作痱子也无妨。病毒性脑膜炎引起发热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可以从意识不清、痉挛等症状进行判断 (与细菌性脑膜炎不同,不会致死)。
炎热的夏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4 个月以后的婴儿患暑热症 的较多,3 个月的婴儿也时有发生。这种病从发热的"类型',大致可以推断出来。婴儿的症状只是高热,而且高达38~39C,从半夜一直持续到次日上午,而到了下午就退下去了。开始的二三天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母亲可能会非常恐慌。但由于婴儿的身体状态很正常,所以可以预料不会是什么大病。
高热如果持续4 天,就应给婴儿检查一下尿。如果尿非常浑浊,就可能是膀胱炎。此病极少,一般于夏季发病,且多见于女婴。3~4个月的婴儿持续高热是极少见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务必请医生彻底查明原因。如果婴儿好像特别痛,哭得厉害,就应让医生仔细查看一下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