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走出孩子感冒误区

0-1岁疾病

2011年03月01日

小儿一般器官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较慢,此外,婴幼儿时期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常人大,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但对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较差,易致平衡障碍,加之小儿还无法准确描述病情等,因此,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提醒家长,在小儿感冒用药方面要熟知上述生理特点,慎重用药。

误区一:服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大部分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

误区二:感冒药物最好含有抗病毒成分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因此很难确定引起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很少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含有抗病毒成分的制剂。同时,滥用抗病毒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感冒药中添加过多成分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误区三:感冒药能缓解单一不适症状就行

孩子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全面、均衡的配方来缓解症状。儿童感冒药物应具有四种成分:解热镇痛剂、镇晐药物、鼻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物。很多儿童感冒药因缺少某些成分而影响疗效.而且均衡配方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四种成分简单组合,同时各种成分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

+1

来源: 作者:fangyu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