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感冒有关的9个敏感数字
一到冬天,“感冒”这个词在妈妈头脑中的“点击率”就一路走高。虽然这是最常见不过的病,但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在孩子常患的常见病中,以感冒为主的呼吸道疾病排在第一位。虽然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但冬天是高发季节。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孩子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而感冒。冬天是呼吸道病毒的活跃季节,而且,呼吸道病毒是通过呼吸传播的,冬天门窗关闭,室内的通风条件不好,只要家里或幼儿园里有一个人感冒,都有可能传染给同处一室的其他人。
正因为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病,妈妈们已经太熟悉它了,所以,孩子感冒后,很多时候妈妈们会凭经验来自行处理。你的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先来做做下面的小测试:
90%:这是孩子患病毒性感冒的比例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另外还包括嗓子发炎、支气管炎。这些病中,90%以上的病源是病毒感染。引起感冒的病毒多种多样,包括冬天流行最多的鼻病毒,约占感冒病毒的50%。左右,另外还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性感染只占10%。左右。即使是比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也有70%是病毒感染引起。但有的肺炎开始是病毒性的,后来又继发细菌感染。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只有左右的感冒是细菌性感冒,也就是说,只有10%的感冒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是无可奈何的。但看到孩子感冒、咳嗽、嗓子发红,有的家长都希望医生给开些抗生素。
其实,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无效,而且还有害健康:一是容易引起过敏,二是影响消化吸收。因为用抗生素后,孩子的胃口都不好,不爱吃饭。三是杀死体内的有益菌种。人体内的益生菌是构成身体微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它们是我们健康的重要卫士,但它们对抗生素很敏感。在不需要的情况下用了抗生素,会把正常的细菌群给杀死,孩子体内失去了益生菌的保护,抵抗力就会下降。一些孩子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引起的。
15000:白细胞超过这个数,才能说明孩子确实是细菌性感冒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一般孩子感冒就医时,医生都会先让孩子做血常规检查,确定孩子是否有细菌感染。
在血常规检查中,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即高于150009正常情况下为8000~10000)才能说明孩子确实是细菌性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时孩子白细胞不高,但中性细胞高,这种情况也不能用抗生素。因为孩子患病毒感染的早期,中性细胞会出现偏高。
特别提醒:
如果孩子白细胞不高,但发高烧,而旦咳嗽很厉害,可能是支原体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发高烧至39℃~40℃,而且一幵始就剧烈咳蠍。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支原体检査以确定。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大约只占10%。
38℃:这个体温病毒不能繁殖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着急,恨不得吃一次药就赶紧好起来。孩子发烧后,也希望能很快退到正常体温,总希望医生能够开些好药,让孩子快快恢复健康。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就拿发烧来说,发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病毒对抗的过程。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当体温升高到38℃时,病毒就不能繁殖,也不能形成新病毒了。而38℃的体温对一般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承受的,而且这个温度有利于抗体的形一成。如果孩子烧到38℃,家长就急于用退烧药强行|将体温降到38℃以下,病毒死不了,病程反而可能加长。只有高烧到38.5℃以上,为防止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才需要用退烧药。
前2天~后3天:感冒最容易传染的时期
如果体内感染了感冒病毒,在出现感冒症状的前2天,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而感冒前的2天到感冒后的3天这段时间里,是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所以,冬天最好少带孩子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家里人患感冒后,要远离孩子。遇上朋友、亲戚家里有人感冒,就先别带孩子去那儿串门了。上幼儿园的孩子感冒后,要等彻底恢复后再送到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别的小朋友。
1、3、5、7天:要经过这么长时间,感冒发烧才会慢慢好转
感冒发烧还有这么一个特点:遵从“1、3、5、7”的规律,也就是说,如果1天好不了,就得拖到3天,然后是5天、7天,这和细菌繁殖的能力及病毒的毒性有关。每隔一段时间,细菌就会繁殖、增生,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不能完全把它们消灭掉,一旦获得繁殖时间,它们就会反扑而来。所以,用药到病毒完全被消灭有个时间过程,中间也会有些反复。不要因为孩子病了三五天仍不见好就又动了用抗生素的念头。
6个月~2岁:最容易患流感的年龄
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到23个月大的宝宝最容易患流感,其感染几率甚至高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流感属于病毒性感冒,目前还没有什么针对流感的特效药,所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即使身体健康,也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由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为保护他们不受传染,平时照顾宝宝的人或经常与宝宝接触的家人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