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李琨 秦璐)“虽然今天的天气阳光灿烂,但时令进入霜降节气了。”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欧降红介绍,10月23日霜降悄然而至,此时昼夜温差达全年峰值,“冷”与“燥”交织,是秋冬过渡的关键节点。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霜降养生需着重“敛阴护阳”,为安然过冬积攒能量。
霜降后温差大,燥气与寒意交织
霜降物候呈现三大特征:“一候豺乃祭兽”,豺狼捕获猎物后有序摆放再进食;“二候草木黄落”,大地树叶纷纷枯黄飘落;“三候蛰虫咸俯”,蛰伏的虫子垂下头,进入冬眠状态。有谚语云“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预示着秋天即将落幕,秋冬交替进入尾声。
欧降红介绍,进入霜降节气后昼夜温差大,常超过12℃,一日仿若历经三季。这种剧烈温差易致血管收缩与扩张频繁,加重心脑血管负担。秋燥伤肺,空气湿度或降至40%以下,人的嘴巴、咽喉、鼻腔及皮肤易干裂,燥邪最易侵袭肺部。寒气初袭,地表开始出现霜冻,寒意从体表逐渐侵入,关节与脾胃首当其冲。
警惕,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高发
心脑血管疾病,天气转冷,低温刺激使交感神经亢奋,心绞痛、脑卒中等疾病风险攀升至一年中的次高峰,需格外留意。
呼吸道疾病,干冷空气刺激呼吸道,老慢支、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咳喘症状可能加重,要注意防范。
胃肠问题,霜降后脾胃阳气内收,消化能力减弱,切忌贪食生冷避免引发腹痛、腹泻。
关节疼痛,风寒湿邪合袭,颈肩腰膝等关节易出现“晨僵”,僵硬疼痛如被锁住,保暖要牢记。
应对寒燥有方,霜降养生“四策略”
霜降寒燥来袭,欧降红介绍了四大实用养生应对之策。
第一,敛藏阳气,起居需防护。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建议每晚10时左右睡、早晨6时30分左右起,为阳气“充电”。保暖采用“三封”法,护颈部大椎穴,此为阳气汇聚之处;暖肚脐神阙穴,维持气血运行;裹脚踝三阴交,此处是肝、脾、肾经络交会穴。外出戴口罩防雾霾,回家用盐水漱口、温水洗鼻以保护呼吸系统各器官。
第二,润养肺阴,饮食宜调理。饮食遵循少辛辣苦寒、多酸甘温润原则。银耳、百合、山药、莲藕可滋润肺部、缓解干燥;石榴、葡萄、山楂、猕猴桃酸甘养阴;黑芝麻、核桃、板栗温润填精,增强身体抵抗力。
第三,暖动微汗,运动来健身。运动时注意择时与择项。时间上,选择阳光充足的上午9时至10时,或下午4时前,避开寒霜。运动项目上,可选择练习八段锦、打太极拳、温和快走等强度适中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结束后,立刻擦干汗水并更换衣物,防止着凉。
第四,静养心神,情志要调节。情志调节有妙招,可听舒缓的宫商调音乐,其宁静平和的特点能放松身心;闻安神香,如檀香,香气可舒缓神经、缓解压力。配合“嘶”字深呼吸,有助于疏解秋郁、排解忧思。
霜降时节巧保健,按穴位+食疗皆宜
“封藏三穴”按摩法。
大椎穴,位于颈后最高骨下方。用艾灸来灸此穴10分钟,能振奋阳气,抵御外寒。
太渊穴,在腕横纹拇指侧。揉按3分钟,可补益肺阴,缓解燥咳。
关元穴,处于脐下四指处。用手掌温热摩按3分钟,能固护元气,助力封藏。
同时,欧降红推荐了一款食疗方:黄精牛肉汤。
黄精20克、焯过水的牛肉300克、当归5克,搭配适量姜、枣、枸杞,一起煲煮1.5小时,加盐调味。
此汤保健功效显著,黄精健脾、润肺、益肾,牛肉温补强筋,当归活血。每周喝1次,可提升身体耐寒能力。但要注意,感冒发热、痛风急性期患者不宜饮用。
转自: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