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认为晒太阳是一件健康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喜欢让小宝宝经常与之亲密接触。殊不知,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宝宝的皮肤正在经受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宝宝的“光合作用”
阳光可以帮助宝宝身体合成维生素D,这对促进宝宝的骨骼发育影响很大,同时它还可以预防佝偻病、龋齿、提高免疫力。经常在户外玩耍的宝宝,心情会更为愉悦,精力也更加旺盛,情商也会更高。
与其他灼伤一样,晒伤是由于长时间受到太阳紫外线的过度照射而使皮肤变红、发热、并产生疼痛感,出现“日光性皮炎”。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起疱、发烧、打寒颤、头疼和周身不适等症状。另外,随着暴露在阳光下的影响年复一年地积累,很可能诱发成年后皮肤起皱、硬化、色斑,甚至皮肤癌。一般来说,轻微的晒伤会在几天或一周内自行痊愈;对于较为严重的晒伤,尽管并不多见,一旦发现,除了家庭紧急处理外,更重要的是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治疗,切勿自行挑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
防晒“兵器”大推荐
遮阳帽
一顶小帽子就可以轻轻松松避开阳光对宝宝面部的“侵害”。不过这顶小帽子最好是布质的、帽檐要宽大,颜色越深越好,因为它可以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于那种可以遮住整个面部的太阳帽,我们并不推荐。不但透光性差,由于材质密度不均,导致视物变形,从而影响宝宝的视觉发育。
太阳镜
紫外线对眼睛的危害只有到了年长之后才会显现出来,比如白内障。为宝宝挑选一副儿童专用太阳镜不仅戴起来酷酷的,还能起到预防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6岁以下的宝宝不能长时间佩戴太阳镜,而应在阳光变弱时及时取下。妈妈在为宝宝选择太阳镜时,必需确保镜片上涂有专门阻挡紫外线的特殊化合物图层,而镜片颜色的深浅跟抗紫外线的性能没有任何关系,成人的太阳镜不宜给宝宝使用。
遮阳伞
太阳伞几乎是夏日宝宝出门必备的防晒用品之一,但不意味着妈妈就一定抱起宝宝将他完全“藏”于伞下,偶尔露出一个肩膀或一只小脚丫,其实并不会对宝宝造成多大伤害。过分的呵护只会让宝宝逐渐失去自己的“抵抗力”。
好伞,细挑选
棉、丝、尼龙面料不如涤纶的防晒效果好;
织物紧密的缎纹伞面防晒效果好,其次是斜纹和平纹;
伞面宜大不宜小,颜色越深越好;
撑开伞面看地上的影子,影子颜色深的好;
银胶图层在内的,更不容易脱落。
一套好行装
只要能防止阳光不会直接照射到宝宝皮肤上,其实任何衣服都可以。妈妈在给宝宝挑选出门衣物时,首选要考虑的是衣服的材质、大小、穿脱是否方便而非过分依赖于其颜色是否有利于抵抗紫外线。如果全家准备去烤肉野餐,那就不妨为宝宝准备一套轻薄透气的长衣长裤;如果是去海边嬉戏,那就干脆套上一件爸爸的大T恤,脏了湿了都不怕。当然,在颜色的选择上,除去宝宝自己的喜好,橙色、粉紫色、藏青色相比于其他色而言,抵御紫外线的能力较强,妈妈不妨参考一下。
西红柿和它的朋友们
西红柿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6mg的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另外,烹饪过的西红柿比生吃效果要好,因为它可以含有更丰富的番茄红素,如果在吃的同时再加上一些土豆或者胡萝卜会更有效,因为其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保护皮肤抵御紫外线。
防晒霜
通常防晒霜会含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对氨基苯甲酸酯、肉桂酸酯和苯甲酮。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防晒霜的使用可能会刺激他们娇嫩的皮肤。6个月以后,就可以给宝宝使用防晒指数(SPF)大于15的防晒霜了。SPF15是指使用后,只有1/15的有害光线会照在皮肤上,或者解释为使用防晒霜在阳光下待15分钟,相当于不用防晒霜在阳光下晒1分钟。
建议选择既能抵御可引起皮肤灼伤和癌变的UVB,又能防止UVA更深入皮肤,产生皮肤老化等双重防护的护肤品。
物理防晒霜由于其成分对皮肤的刺激性小,更适合宝宝使用。
最好选择宝宝专用防晒霜,天然成分、不含色素、香精及矿物油等。
使用之间先试用一下,取少量涂于手腕内侧,48小时无任何反应后再使用。
防晒霜最好是在出门前半个小时使用,且不要漏掉任何一处可能暴露在阳光下的身体部位。
如果外出时间叫较长,每隔一段时间(30分钟到1个小时)就要为宝宝补涂一次。许多防晒霜都具有防水功能,若宝宝长时间待在水里,即使这些产品防水也要每隔2-3个小时补涂一次。
防晒策略,因地制宜
私家车内:尽管宝宝并不会在车里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但对此仍不放心的妈妈可在车窗玻璃上贴上抗紫外线膜,或者给宝宝使用SPF10以下的防晒霜。
小区、公园:草地、土地均可反射一定的紫外线(少于10%),如果宝宝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玩耍,建议在给宝宝戴遮阳帽的同时使用防晒霜,并按照使用说明书标注的间隔时间,按时补涂。
野外、爬山:如果想带宝宝去爬山,那最好准备一身长衣长裤,宽边帽子,并全身涂抹SPF25以上的防晒霜,充足的“水源”也是必不可少。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灰尘和颗粒就越少,阳光就越强烈。
海边、泳池:水面对紫外线的反射率在20%左右,再加上直射下来的太阳光。带宝宝去水边嬉戏,可谓防晒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妨将以上介绍过的防晒兵器全备齐吧,防晒霜要选防水的,SPF值在30以上,且全身涂抹,并严格执行每隔2-3小时就要补涂一次的“规章制度”,在水面上玩耍,由于水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强,宝宝眼睛的保护要更加注意喽。
防晒小误区
玻璃那么厚,紫外线根本进不来
事实真相:一般玻璃只能阻挡阳光中的UVB,但对穿透性更强的UVA却无能为力。不过,妈妈也无需担心,除非宝宝一直待在窗户旁,而且是从阳光可以直射进来的那一刻起。所以只要宝宝在室内玩耍,并不需要做任何的防晒措施。
防晒霜擦太多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事实真相:防晒霜的使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害光照射在皮肤上,并非完全杜绝阳光与皮肤接触,而仅有的这些“接触”足够满足身体产生维生素D。
阴天没太阳,出去玩时无需进行防晒措施
事实真相:阳光中80%的UV光线可以穿过云层,这与晴天阴天关系不大。即使是在冬天,在“大太阳”的日子里,也要对宝宝进行防晒措施。
在夏天,有了防晒霜,就不需要其他护肤品
事实真相:防晒霜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晒,它无法替代其他护肤品来解决宝宝的皮肤问题。在使用上,最好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如果不出门,则不需要使用。
让宝宝躲在婴儿车里更安全
事实真相:由于婴儿车,位置低,距离地面更近,而地面的阳光反射比较强,这些我们成人往往感受不到,这时仅仅有遮阳篷或遮阳帽是不够的。正确的做法是最好避开日照较强的时段出门。如果非出门不可,时常把宝宝抱起来,以防地面阳光的反射,同时撑起防晒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