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用药安全
医生给你开的药是否适合你使用?是否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专家们介绍说,传统治疗的用药剂量标准通常是一病一药,不同个体吃的是相同剂量的药,有些人用药效果不明显,有些人还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逢药三分毒,用药不当会致新病、用药不当会致残、用药不当会致死,每年我国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更有超过20万人因不合理用药死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项目SARS疫苗课题组负责人唐琳博士分析说,造成药物副作用的机理有许多,其中一种原因是由于药物本身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太长,从而对人体造成毒害。
绝大部分的药物反应人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人类基因组研究发现,人体内的多个药物降解酶与3000多种常见处方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有人天生就是弱代谢型,容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映;有人天生则是强代谢型,不太容易发生而有人更是超强代谢型,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他们的影响往往微乎其微。
其中,月10%-25%的中国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基因为弱代谢型,因而对特别慢,造成代谢产物堆积,产生药物型肝炎或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
专家举例说,比如待遇肝硬化疾病易感基因的人群,不宜长期补充铁质类的保健品,因为铁质会诱发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带有红斑狼疮疾病易感基因的人群,不可以大量补充蛋白质。
儿童体质较弱,吸收较慢,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关于儿童的用药安全问题也就更加突出和严峻。预测医学的出现前期发现,改变了目前疾病预防措施“千人一面”的状况,大大减少预防医学中的盲目性,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将大大降低预防费用,减轻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