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忽视的过敏性咳嗽
目前,在3岁以下的宝宝中,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在各种起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过敏性咳嗽”,误诊率高达95%。过敏性咳嗽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炎性反应。
* 常见咳嗽误区一扫光
1.刚开始咳嗽别立即镇咳
有些父母认为宝宝咳嗽首先就要镇咳,所以宝宝一咳嗽就应马上用镇咳药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宝宝一般不适合单纯服用镇咳药,特别是宝宝咳嗽带痰时。目前常见的镇咳药多含有强烈中枢性镇咳药成分,如可待因等,这类药直接作用于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使用后,虽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镇咳效果,但可能导致更大的疾病隐患。因为宝宝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服用较强的镇咳药,造成大量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不仅影响呼吸功能,还有可能形成深部病灶,使病情加重。此外,有些药服用一段时间后还会成癮,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宝宝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2.别以为咳嗽与鼻塞、流涕无关
宝宝出现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有些父母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殊不知,鼻塞、流涕常常也是宝宝咳嗽的主要原因。因为宝宝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血管丰富,极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引起小儿咳嗽。因此父母如果自己为宝宝选择咳嗽药时,应尽量给宝宝服用含有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这样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也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3.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
不少父母认为宝宝咳嗽就是呼吸道有感染炎症,所以他一咳嗽就一定要用“消炎药”。这样做会给宝宝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为宝宝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会引起宝宝咳嗽。如果未能对症治疗,而且还常会对胃肠道、肾脏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宝宝咳嗽时不应盲目滥用抗生素。
4.不给宝宝服用成人止咳药
有一些父母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婴幼儿与成人的差异,“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用药次数给宝宝服用,就可以了。此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宝宝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比如一些宝宝吞咽功能还未发育完善不能用某些口服制剂;而一些成人能用的药物成分,宝宝服用后由于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宝宝咳嗽应该选择婴幼儿专用的药物。
5.慎用中药治疗咳嗽
不少父母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小,宝宝一咳就自行服用中药。其实,这种做法也会造成某些预想不到的后果。亲贝网(http://yuer.qinbei.com)育儿专家认为,引起宝宝咳嗽有诸多原因,比如风寒、痰湿、体虚等都可引起小儿咳嗽,但是宝宝咳嗽比成人更难以辨别,身体的承受力也较成人差。比如宝宝因为风寒而咳嗽,如错误使用凉药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而且,不按医嘱盲目服用中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6.别认为咳嗽自己会好
有些父母见宝宝只是咳嗽,而无其他症状,就会不太在意,认为咳嗽只是小case,它会自然就会好起来的。其实,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生活中,咳嗽是宝宝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多数咳嗽都是由于疾病引起,或某些疾病的前兆。尤其宝宝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在有痰液时无法有效地将痰液咳出,痰液滞留呼吸道,不仅容易加重炎症与咳嗽,也还容易使病菌扩散至肺部等其他部分,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