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足营养
蛋白质。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而奶制品恰恰含有能促进其生长的丰富蛋白质,故让宝宝坚持喝奶十分必要。另外,常给宝宝吃点核桃与花生,如核桃粉、花生蛋白乳等,能预防指甲断裂,改善外缘参差不齐的缺陷。
胱氨酸。氨基酸之一的胱氨酸亦是指甲中的成分之一,可通过谷物、蛋类、瓜菜、坚果等来获取。
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可使指甲变丑,出现嵴状隆起,并变得粗糙或高低不平,可在食谱中增加蛋黄、动物肝肾、绿豆与深绿色蔬菜。
铁。缺铁可使指甲变薄,故宜多吃含铁食物,如瘦牛肉、大豆、葡萄干。
锌。缺锌可使指甲上长出白色斑点,宜多吃一些瘦肉、禽肉、海产品、南瓜子与葵花子、全麦食品与奶类食品等。
2.适时修剪
过长的指甲会成为多种致病微生物的温床,并可通过吸吮而潜入宝宝体内。同时,宝宝多有搔抓的习惯,指甲过长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感染发炎。另外,过长的指甲也容易折断,使手指受伤。不过频繁剪指甲也不可取,每星期修剪1~2次足矣。
给宝宝修剪指甲的步骤
使用安全剪刀。选择适宜的安全剪刀或指甲剪,以前部钝头、呈弧形的指甲剪为好,不可贪图省事而使用成人的剪刀或指甲剪。
熟睡时剪。把握好时机,喂奶时或者是宝宝睡熟时最为适宜。
固定手指。修剪时尽量将宝宝的手指分开,大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牢固地握住宝宝的手指。
沿着自然弯曲剪。右手持剪刀从指甲的一端沿着自然弯曲轻轻地将指甲剪下,不可剪得太深或太多,大致沿指甲前端红、白界线部位修剪即可,以免损伤皮肤和甲床。
修整指甲缘。剪好后,大人用自己的拇指内面,触摸一下指甲缘处有无尖刺,若有则须修整成圆弧形。
清洗污垢。如果指甲下方有残留污垢,不要用锐利的器械清理,最好用清水洗干净。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特别提醒:新生儿剪指甲有讲究
足月出生。出生时指甲已超过指尖,而且生长迅速,过期产儿指甲甚至超过指尖2~3毫米。一旦指甲长过指尖,就有必要剪去,不管是否满月,只是剪时须加倍小心。
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指甲尚未覆盖指尖者,需要等到满月后酌情处理。
3.关注健康
不少疾病可在指甲上留下痕迹,引起指甲色泽、形状、质地的改变,故要保持宝宝指甲健美,积极防治疾病势在必行,无论是全身或是局部疾患,都应及时看医生,力求彻底治愈。
*全身性疾病
贫血、消化道出血、肺结核等可使指甲变白;缺锌、胃肠道功能不良可使指甲上出现白色斑点或絮状白斑;营养不良可使指甲变薄,撕裂分层;心脏病患儿的甲半月呈青紫色;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指甲可见纵向破裂。
*指甲局部疾病
甲沟炎。多因修甲过短、局部刺伤等原因,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指甲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甲沟红肿、疼痛及压痛。
灰指甲。真菌感染所致。表现为病甲变薄、变脆甚至破砗,或者变硬变厚,表面粗糙不平,伴有色泽改变,半月弧影缩小或不见,甲面出现白点、凹陷、条纹及嵴沟等变化。
外伤。指甲有三处最易受伤,即指甲游离缘(最前端)、甲皱襞(指甲两侧的缝隙与皮嵴)及甲小皮(半月形后方的一小条角质皮),需要倍加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