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给孩子喂药哪些招数不适宜用

1-3岁护理

2011年02月27日

1不捏着鼻子灌

有的父母给孩子喂药时,看孩子不配合、不张嘴,就捏着鼻子硬灌。这种喂药方法危险性很大,因为人的气管和食管是并排挨着的,鼻子被捏住了,不能吸气,孩子只能用嘴吸气,这样药和水非常容易呛入孩子的气管,甚至可因气道被堵而使孩子发生窒息。

2不打骂、恐吓喂药

孩子病了,家长本来就着急,如果孩子再大哭大闹,不愿意吃药,家长心急上火,更容易采取威胁、恐吓等办法。这样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更不利于喂药。其实喂药也有技巧,对于小宝宝,可以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如在他玩得高兴的时候,在给他喂果汁的中间,插入药物,孩子可能还没注意到就咽下去了。对于大孩子,要耐心劝说,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3不在饭后立即喂药

虽然现在的儿童药物大多口感比较好,孩子容易接受,但毕竟有的药还是比较苦的。如果给孩子吃那些他不容易接受的苦药丨比如汤药丨,最好选择孩子饿的时、候给他吃。因为这时候孩子的胃羞空的,

不容易把药物吐出来。相反,如果饱食后喂药,孩子很容易把药和饭都吐出来。有些药空腹吃容易刺激胃肠,引起孩子恶心、呕吐,需要在饭后服用,但也不要饭后立即喂药,过15~30分钟再喂。

4不用开水化药

有些家长着急,不等开水晾凉就开始冲药,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许多药物遇热后会变质,如活菌制剂妈咪爱用开水冲后就失去作用了,所以家中最好常备些凉开水。为保险起见,药物最好都用温水化开。

5不用蜂蜜水喂药

在给孩子喂汤药时,家长爱往里加些糖或蜂蜜,让孩子能顺利服下。但蜂蜜里可能含有有肉毒杆菌,年龄小的孩子不适合服用。所以,如果想给药物里添加"佐料”,还是用白糖比较保险。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更不宜用蜂蜜水喂药。

6不在夜间喂药

孩子发烧多在晚上,在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如果发烧超过38.5^:,通常情况下,只给孩子吃点退烧药物就行了,等到第二天再吃消炎药等其他药。因为孩子夜间处于睡眠状态,如果吃太多的药物,容易引起呕吐,孩子会因肠胃不舒服而导致睡眠不佳,反而会加重病情。

7不将药物和牛奶混豸在一起喂

因为牛奶和药物混合在一起,可能会出现凝结现象或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加之喂奶与喂药同时进行也影响孩子的食欲,所以最好还是单独喂服药物。

8不用过多的水喂药

因为小宝宝的胃是呈水平状的,如果喂药的同时喂过多的水,会使宝宝的胃内积存过多的液体,容易引起宝宝呕吐,把好不容易吃下去的药给吐出来。

9不要用大勺子喂药

用大勺子喂药,不好掌握药量,一次喝不完不说,还容易洒落,而且容易呛着孩子。所以给小宝宝喂药,还是使用滴管比较合适。如可用喂鱼肝油的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小宝宝口腔颊黏膜和牙床间,慢慢地一点点滴入,要随着孩子吞咽的速度缓慢进行。等孩子大一些了,可以用小勺子或买专用的喂药器来喂。

+1

来源: 作者:hongy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