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一生的成长过程,6 岁前是成长最快的时期。出生后前两年快速成长,此后一直到5 岁可以持续成长到约00cm,差不多是出生时的两倍。如果这时患了影响成长的疾病或者没有均衡地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孩子就很难茁壮成长了。
如果孩子每年身高涨幅小于5cm,比同龄孩子矮10cm 以上,或者在100 名儿童中属于矮小的3%,就要怀疑孩子是否患有成长障碍。
判断孩子是否在正常生长,方法很简单。就是定期给孩子量身高和体重,妈妈可以通过与标准值比较,确认孩子成长速度是否正常。
原则是“每三个月量一次身高和体重”。但是每三个月量一次不仅枯燥,还容易忘。所以可以在墙壁上贴孩子喜欢的通式身高尺,如长颈鹿、大象等动物。同样,可以准备画有动物图案的秤来量体重。这样可以增加很多趣味。
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快速成长10 个月,出生时身高大约50c m。之后的第一年孩子以惊人的速度成长1.5 倍,即长高25c m,身高变成75c m,体重大约增加到出生时的3 倍。之后的一年中大约生长12~13c m,变成88c m 的身高。这是一生中最快速的成长期,称为第一成长期。此后一直到青少年时期是持续较缓慢地成长,正常情况下每年大约5~7cm。
进入出现第二性征的青春期,再次出现快速成长。男孩平均在12~13 岁,女孩平均在11~12 岁进入青春期。这时每年可以成长8~10c m。青春期结束后成长速度急剧下降,男性平均在20 岁,女性平均在17 岁长到成人身高。
儿童标准身高(6~18 岁)
年龄
(周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男孩
(cm) 116 125 131 136 141 148 154 162 167 171 172 173 174
女孩
(cm) 115 124 130 136 142 149 154 158 159 160 160 160 161
发育阶段年龄身高或成长速度:
发育阶段
年龄
身高或成长速度
胎儿期
妈妈的肚子里(10 个月)
50cm
婴儿期
出生~1 岁
75cm
幼儿期
1~2 岁
88cm
小儿期
2~7 岁
每年6~7cm
儿童期
7~11 岁
每年5~6cm
青少年期
11~14 岁
8~10cm
青年期
14~18 岁
0~5cm
不同发育时期成长速度:
月份/年龄
男孩体重(kg)
男孩身高(cm)
女孩体重(kg)
女孩身高(cm)
出生时
3.40
50.8
3.30
50.1
1~2 个月
4.56
55.2
4.36
54.2
2~3 个月
5.82
59.0
5.49
58.0
3~4 个月
6.81
62.5
6.32
61.1
4~5 个月
7.56
65.2
7.09
63.8
5~6 个月
7.93
66.8
7.51
65.7
6~7 个月
8.52
69.0
7.95
67.5
7~8 个月
8.74
70.4
8.25
69.1
8~9 个月
9.03
71.9
8.48
70.5
9~10 个月
9.42
73.5
8.85
72.2
10~11 个月
9.68
74.6
9.24
73.5
11~12 个月
9.77
76.5
9.28
75.6
12~15 个月
10.42
77.8
10.01
76.9
15~18 个月
11.00
80.1
10.52
79.2
18~21 个月
11.72
82.6
11.23
81.8
21~24 个月
12.30
85.1
12.03
84.4
2~2.5 年
12.94
87.7
12.51
87.0
2.5~3 年
14.08
92.2
13.35
90.9
3~3.5 年
15.08
95.7
14.16
94.2
3.5~4 年
15.94
99.8
15.37
98.7
4~4.5 年
16.99
103.5
16.43
102.1
4.5~5 年
17.98
106.6
17.31
105.4
5~5.5 年
18.98
109.6
18.43
108.6
5.5~6 年
20.15
112.9
19.74
112.1
6~6.5 年
21.41
115.8
20.68
114.7
6.5~7 年
22.57
118.5
21.96
117.5
7~8 年
24.72
122.4
23.55
121.1
8~9 年
27.63
127.5
26.16
126.0
9~10 年
30.98
132.9
29.97
132.2
10~11 年
34.47
137.8
33.59
137.7
11~12 年
38.62
143.5
37.79
144.2
记录身高体重后可以按月份画成长图。如果有兄弟姐妹,可以在成长图上写名字做比较。“我们莹敏早睡,好好吃饭,所以个子长得快”,或者“没有吃零食,认真做运动长高了2cm 呢”,这种夸奖能让孩子明白早点睡觉,好好吃饭,运动可以让个子长高,还能让孩子明白cm、m、kg 的概念,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