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

生活习惯

2023年03月06日

      从劳动教育入手

  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有的教育家认为孩子从会拿勺子开始,就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帮助别人的劳动。当孩子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后,就会感到高兴。

  要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譬如,3—4岁的孩子可以学洗手、洗脸、穿脱衣服。对5岁的孩子,可以教他刷牙,系鞋带等。

  对孩子独立生活及劳动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尽快地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据说,有一个学校组织学生上街擦邮筒,一个学生的妈妈舍不得孩子去劳动,拿着抹布一路跟在学生队伍的后边。老师莫名其妙,队伍后面多了一个大人是怎么一回事?这位老师说:“我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干过活儿,我来替孩子干,我保证擦得比他干净。”这样的家庭教育,只能培养出依赖性强、软弱无能的孩子,更谈不上助人为乐了。

      要理智地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的挑食、偏食、挑穿等等缺点,也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教育不当所致。比如,家长说:“今天吃大虾,可好吃啦,宝宝多吃点。”“这是红烧肉味道真不错。”于是孩子在桌上专挑大虾、红烧肉吃,对其他不屑一顾。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挑食、偏食的习惯。同样,孩子挑穿,也是在成人的暗示下形成的。事实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健壮,可是,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往往与美好愿望南辕北辙。

      防止孩子僻性的形成

  曾有权威机构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某些独生子女的僻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教育不当所致。比如任性、爱发脾气是独生子女的通病,这也是派生其他弱点的原因。孩子的僻性在1岁最容易形成。孩子幼小时,偶然因得不到满足而哭闹,父母怕独苗苗哭坏了身体,连忙屈服,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摸到规律,一不顺心便以哭闹来威胁。父母的溺爱对孩子的哭闹起了强化作用,养成了任意发脾气的僻性。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儿童中心”

+1

来源:中国儿童中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