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儿园教千位乘除法 扼杀幼儿天性

幼教动态

2014年03月26日

 

幼儿园小学化教千位乘除法 家长斥“变态”

发帖网友“ sunny林夕”说:幼儿园大班,目前学到了千位乘法、除法,而且乘法还是进位制的,比如2345×3这样的。她还说,前一天婆婆接孩子回来后跟她说,老师说布置的除法,别的孩子都做,就她家儿子只做了一题,除法就是类似42/7这样的题目。婆婆回来满腹忧心对她说:“你们回家要教教他啊,不然上小学怎么办啊!”

这些作业最后是怎么办的?“ sunny林夕”说,老师布置的那些除法题,老公在儿子睡觉后模仿他的字迹帮他做了。如果将来,老师再布置孩子能力范围外的题目,也同样会帮孩子完成。

么么关注:幼儿园小学化

“10以内加减法”本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题目。然目前,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四则运算”,甚至有些孩子,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是奥数的内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已经十分普遍,甚至越来越严重。

幼儿园小学化

“10以内加减法”本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题目。然目前,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四则运算”,甚至有些孩子,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是奥数的内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已经十分普遍,甚至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理念之下,这样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优先选择的对象。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

然而,幼儿园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有其客观原因:

1. 一些重点小学,年年都在用考试选拔的方法来限制学生生源的过度膨胀,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而言,只能进行小学化教育来适应此环境;

2. 教育部门对于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不力,许多禁令只是一纸空文,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纵容;

3. 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出现严重不均,民办幼儿园只能用提高所谓的教育质量来吸引家长注意;最后,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的存在。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

1. 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 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拔苗助长”的行为,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1

来源: 作者:尹松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