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伊利哈沙图牧场90后的“牛妈妈”

个人信息

2014年01月03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90后”这一代个性突出,总被看做是“非主流”群体。然而初见乐观开朗的90后女孩于山丹时,却给人一种青春阳光的感觉。更难以想到的,她还是伊利哈沙图牧场唯一的一名女兽医,每天的工作是照料牧场里的小牛,人们称她为哈沙图牧场年轻的“牛妈妈”。

图片2

于山丹是出生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牧民家庭的90后蒙古姑娘,从小与牛形影不离,大学读动物医学专业,目标就是当兽医。在哈沙图牧场,经她手精心哺养的小牛宝宝已达1523个,她每天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牛来做的。

每当小牛进食时,于山丹都会仔细地通过小牛进食的变化以及情绪来观察它们最近的身体状况。比如,牛眼睛放光,晃脑袋、来回跑,就是在说“我很高兴”;如果牛蹭人的腿,说得是“我喜欢你,跟我玩吧”;有的牛眼神凶,翘起尾巴,它说得是“我生气了。”;还有的牛耷拉耳朵,趴着不动,意思是“我不舒服了”。

而每头刚出生的牛宝宝,于山丹也会给小家伙准备一个特有的“身份证”——耳标。这个耳标会伴随小牛一生,小牛的爸妈、长大后所孕产的后代、产奶量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耳标来查询。在伊利哈沙图牧场,出生不到一周的小牛经常会在犊牛岛懒洋洋地晒太阳。每天,于山丹安顿完犊牛岛更换牧草的工作后,便会仔细观察每头小牛的状况。

“小牛可聪明了,谁对她好都知道,我这帽子上的白点都是它们舔的。”于山丹摸着小牛的脑袋说。牛宝宝们会以各种撒娇的方式来表达它们对山丹妈妈的喜爱,山丹说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对于每头自己照顾过的牛宝宝,山丹都像对孩子那样留下影像。她的电脑里留存了近千张姿态各异的牛宝宝照片。

在这个属于男人的行业里,于山丹凭借胆大心细的工作态度和对奶牛无微不至的爱心,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去年刚接手牛犊护理组组长职务的她,一头扎在每天牛犊接生和护理的忙碌中,巡栏、记录、护理,凭借细心的呵护,哪头小牛肚子不舒服、不爱吃奶了,哪头小牛打蔫了,哪头小牛出生后身子弱需要特殊护理,她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在于山丹的精心呵护下,牧场的新生牛犊们茁壮成长。

+1

来源:

推荐文章